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经济与管理综合 > 关于河北省就业问题的现状研究①

关于河北省就业问题的现状研究①

投稿杂志推荐

  河北金融学院裴佳伟王佳琦张紫嘉甄子昭

  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毕业生就业率愈发严峻,使各高校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遵循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主要由市场检验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而为之。使大学生在学校中得到更实用的教育,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使社会更能增加对大学生就业的认可,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162-0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多次的实地调查研究,基于在当今新时代下经济协同发展逐渐成为趋势,决定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战略,并成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两大重要决定将持续对河北省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产业创新驱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影响着河北省就业形势。河北省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兵,本身就具备重要的地位。雄安新区的建立更是国家对河北省经济发展重视的一大体现,同样也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雄安新区有着与浦东新区一样的高定位,但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雄安终究是河北省的一部分,雄安新区的建设离不开河北籍大学生的努力,他们终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据了解,当今河北各高校的大学生有意向到雄安新区参加工作的近60%,这也展现了未来雄安将会因为河北各高校的大学生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 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河北大学生就业新特征、问题及新方向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2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亚现状和对比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19年经济学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会达到最大,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却是专业技术型、心理学等这一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学习这些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反而很少,这就形成了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而急需专业的用人单位招工难的现象。

  根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各大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仍然不容乐观,就业压力较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反而有所升高,总体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0%,较2014届的92.6%下降了1.6个百分点,具有缓慢下降的趋势;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较 2014届的91.5%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 率高于同届本科。

  3毕业生及就业情况数据统计

  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在校大学生的人数约为2796.7万。其中,包括应届毕业生约为797万人。在这一系列的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非常大的。很多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毕业但无法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一问题。而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7j( 平的普遍提高,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只增不减。2019年全国范围内大学毕业生再次刷新记录达到850万人。但是,令人十分担忧的是,应届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就业率却没有紧随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降低。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 与2017年的93.7%相比就有略微的下降趋势。

  4现存问题分析

  4.1 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错位

  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大学专业科目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各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如何对人才进行培养便成为了最为关键的环节。但各大高校正处在转型时期,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火才培养方案不能及时得到合理的转型,与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错位现象。因此,各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错位的问题亚待解决。

  4.2招聘不对口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 许多新的工作岗位也随之产生,部分原有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相应变化。但是,高校教育很难做到及时调整,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同步更改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个人也很难及时把握劳动力需求市场的招聘方向。因而,劳动力市场的招聘岗位有时与劳动力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对口,就业质量不高。

  4.3 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的不足也是现阶段就业的显著问题。尽管现阶段大学生信息灵通、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受娱乐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经历高考“独木桥”后,更加容易过分放松,陷入大学宿舍的温床,因打游戏、追星、追剧等形成网瘾被大学劝退的新闻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未能提高。同时, 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提升,许多高校大学生没有条件实践练习, 个人能力无法在实践中获得提升。

  4.4创业孵化园区不合理管理和运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了解并积极参与形式各样的创新创业类比赛项目,期望通过创业的形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政府联合高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园”等平台或优惠条件予以支持,有利于小企业生存,为小企业发展提供环境与服务。但因为在政策实施初期,探索的道路上免不了曲折,创业孵化园区不合理管理与运用使创业的路途有时得不到保护,无法完成孵化,难以在市场环境中生存。

  5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随着中国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高校不断地萌芽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到达了一种空前绝后的繁荣时代,这也使得各高校扩招,更多的中学生升入到各类大学中来,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攀升。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又一次达到历史最高点,破850万大关,比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人数高出整整25 万。而河北省作为高考大省,教育水平逐年升高,高考人数年复一年地创造历史新纪录,同样,也使得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难以解决。

  其次,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进步,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地区逐渐向河北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特色园区;而在河北各高校的教育中,仍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重视的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差,同时有些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使得大学生与各企业之间的供需错配,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的两难问题产生。

  最后,新时代拓展了就业空间,使得就业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而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大潮流,可与之相反的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差,创业意愿较弱,导致每年大学生创业仍在少数,在大学校园里,很多高校的创业孵化园区尚不健全,管理漏洞层出不穷,政府宣传鼓励力度较小,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意识薄弱,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受限,更多选择国考和升学,不愿面对创业所带来的风险,而择业岗位有限,便自然而然产生了就业难的问题。

  6相关改进方案

  6.1校方角度

  从校方角度看,突出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高高校教师、学生对于创新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要让每一位老师都了解到,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各大高校都应该统一思想,提高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投入力度,我们在要求教育教学管理手段进行积极改革创新的同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发展,在多方面增强对创新型教学模式转化的投入力度。

  6.2大学生自身角度

  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探索符合自己的职业,同时运用科技的力量,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积极学习利用大数据等工具, 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练就属于自己的一身本领,我们才能有机会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谋求到我们所想要的职位。

  6.3社会角度

  企业、基层单位积极调整用人制度,明确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各项能力及基本要求。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入才的理性流动,鼓励大学毕业生主动地投身到西部的建设中去。社会各用人单位明确对大学和对大学毕业生的认识,将单位所需的大学生具备的各项基本能力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到高校中去,将对大学生的期望与评价反馈给各高校,使高校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多的社会型应用人才。学校也应该努力寻求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和实训基地。运用送学生入企业的培养方案,最终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局面。

  6.4政府角度

  政府要积极向高校放权,鼓励各大高校自主进行各项工作。 只有在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高校的积极引导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政府在真正有可能达到放权,让高校真真正正的依法自主办学。政府应当把管理大学的各项职能进行分解,一部分分给社会,一部分回归大学,给予大学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和学术自由的权利。同时,借鉴外国的经验,除政府经费投入之外,还要有 )多元的投入渠道。依据我国国情,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紧张和有限的情况下,除了政府的扶持和经费的支持之外,更应该积极吸纳社会中的各种资金,使高校的资金多元化,共同促进各大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兴隆.众创时代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A大学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7.

  [2]彭里.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 ,2016

  [3]黄世林.东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4]杨忠明.试析地方本科院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法学专业人才模式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