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当生活遇见游戏 让游戏多样自主----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培养策略

当生活遇见游戏 让游戏多样自主----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幼儿自主游戏的培养策略

投稿杂志推荐

  赵蓉蓉

  (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江苏 南京)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中提出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生活决定了教育。让幼儿的游戏生活化,在游戏生活中得到发展。基于此背景,根据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意义,通过班级幼儿游戏实地观察,分析幼儿自主性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生活教育理论寻找策略,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生活;游戏

  一、以幼儿为本——明确自主游戏的概念

  自主游戏就是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游戏活动,并且在这个游戏环境中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和沟通,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幼儿的游戏起点和本质是推动幼儿全面、积极、个性化的发展,幼儿可以参与游戏内容的选择和控制游戏发展的方向,没有固定模式的游戏内容,或者是一种固定的游戏形式。

  二、生活教育为本——发现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性较低,参与度不高

  自主游戏要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通过游戏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认知需求。据我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只停留于浅在的文字理解上面,没有付诸班级的游戏实践中。事先把玩什么、怎么玩全部设置好了,没有考虑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哪些,没有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2.材料不适宜,游戏受限制

  生活化的场景布置和材料投放是必需的,游戏作为幼儿直观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适宜的材料选取和投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游戏初期的材料投放选用的都是可塑性不强、结构性较高的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的优势是制作精美,坚固不易损坏,但是它的结构是固定的,玩法也是固定的,幼儿容易被材料美丽的外表所吸引,而不能获取更多的操作探索的乐趣。这种成品材料基本都是在开学初期园所统一提供的,并不是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获取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游戏的代入感不强。

  3.介入不合理,游戏无法延续

  科学地观察与指导是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最有难度的一项,不能过多干预,但又不能放任不管。实际情况是,一是当教师发现幼儿的游戏现状与他们制订的规则和预想的场景相背离时,便会立即介入游戏中,纠正幼儿的行为,使其向设想的方向发展。二是幼儿的游戏时间得不到保障,园内经常有其他的活动占用游戏时间,导致幼儿当天的游戏时长不够或是直接被取消,幼儿没有了游戏的机会,教师也缺少了观察与指导幼儿的机会,就难以发现幼儿游戏中的材料投放和内容设定是否适宜。

  三、基于生活教育解决问题——让自主游戏大放异彩

  1.依据兴趣生成属于幼儿的游戏活动

  案例:大班建构游戏《我向往的小学①》。

  最近班级在开展《你好,小学》的主题活动,游戏前我们在谈论“我向往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萱萱:我觉得小学有大大的操场,可以在上面放风筝。

  炎炎:是的,小学教室很大,有很多课桌在里面,我们要坐端正了上课。

  小董:小学像幼儿园一样吗?有自然角,可以在里面养蚕宝宝吗?

  教师:既然你们这么向往小学,我们在建构区先搭建一个小学,怎么样?

  在上述的建构活动中,教师将注意力放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幼儿最近关注的话题为切人点,让幼儿在自我熟知的内容里开展游戏,自发地生成游戏内容,才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游戏,这种方式生成的游戏内容既省去了教师挖空心思地想主题内容,也尊重了幼儿的想法。

  2.巧妙地投放材料,加大创造的空间

  案例:大班建构游戏《我向往的小学②》。

  两天前,孩子们初建小学的建构不是很成功,因为建构区的积木普遍比较小,而且形式单一,幼儿在垒高的时候,只能停留在三层,到第四层就会倒塌。为此我们在游戏结束时针对本次搭建小学未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得出结果,并进行改进。

  第二天,我在建构区添加了直径、大小、形状不一样的三合板,以及吸管、一次性筷子、废旧报纸等生活中比较容易获取的物品。游戏的材料不仅是幼儿操作摆弄的基础物品,更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载体。成品材料往往不能达到幼儿对游戏期望值,投放和引人生活化的材料,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材料随处可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便于收集。

  参考文献:

  沈洁.废旧材料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使用策略[J].成才之路,2016(4):81-82.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