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医药卫生科技 > 医药卫生综合 >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探讨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探讨

投稿杂志推荐

  罗 彬

  监利县上车卫生院 湖北省荆州市 433300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相关情况。方法:对2018年上半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并且发生院内感染的计80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本研究中消化内科感染患者中,年龄为60-70岁之间的患者占多数,其中感染因素表现较为明显的主要为消化道肿瘤、胃贵疡、十二指肠渍疡等。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等。结论:在消化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消毒原则.对患者合理应用杭生素类药物治疗,对于部分原发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显著使消化内科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消化内科;感染;病原菌;临床分析

  临床上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原发病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等疾病,患者多需要接受住院治疗,也是发生院内感染较高的人群,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造成影响.还会引发患者及其家属内心对院方的不满,较易产生医纠纷。为了明确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感染因素,我们深入分析了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在这个基础上针对消化内科患者感染实施了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上半年收治的消化内科感染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50例与30例;患者的年龄为18-80岁,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5.55±4.00)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2.00±3.00)d:患者主要包括的疾病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或者胃溃疡、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道肿瘤。

  1.2方法

  全部消化内科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奥美拉唑,每次用药20mg每天用药2次。黄连素,每次用药剂量为20mg 每天用药3次。阿莫西林,药物用量为每次10mg每天用药2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类型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主要观察的内容为感染位置、原发疾病情况、病原菌情况,其中患者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病原菌菌种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三类。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由SPSS20.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应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感染部位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以及其他部位,详细情况见表1。

  1.png

  2.2 患者的原发疾病情况

  患者的原发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肠与胃溃疡、胰腺炎等,经过研究可知: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率就越高。

  2.3 患者病原菌情况

  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详细情况见表2。

  表2患者病原菌情况

            病原菌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真菌

  2.png

  3.讨论

  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医院感染情况对患者本身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当前阶段看,医院感染情况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在消化内科发生感染的概率很高,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是很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增加了消化内科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难度。

  在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者的感染部位、原发疾病情况和病原菌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观察,我们发现年龄超过60周岁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最高,显著超过了年龄低于60周岁的患者.目前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发病为消化道肿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等。通过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消化内科患者最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为呼吸道,而胃肠道部位和泌尿系统也是消化内科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对患者病原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病原菌菌种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真菌这三类。

  总之,在消化内科患者中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为了使消化内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不断下降,医护人员应该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对患者实施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同时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注意为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此很好地应对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感染情况。只有不断提高对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斌,胡燕,付飞轮消化内科常见感染病例及预防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20):47-49.

  [2] 潘亚娟,朱庆曦.张琳,等.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9):4459-4461.

  [3]甘伙烨,彭铁立,黄友明,等,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1194例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24):21-23.

  [4]梁一峰.消化内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02).143-144.

  [5]赵新英,雨存,潘素荣,等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0):2290一2292.

  [6]丁耀昆,周怿,黄重发,等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7(s1):71-72.

  [7]丁秀婷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率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2):179一181.

  [8]刘秀梅,张雪莲,李万梅.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181-181.

  [9]苏智军,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研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10(5):321-323.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