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基础科学
地质与资源
  • 学科: 基础科学> 地质学
  • ISSN:1671-1947 CN: 21-1458/P
  • 简介: 《地质与资源》本刊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创刊于1992年,其前身是《贵金属地质》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配合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部署,从2001年起更名为《地质与资源》。 本刊奖继续坚持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跟踪地质学世界前沿问题,全面反映地质调查工作的最新成果,同时充分报道国内外地质与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水平、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从事地质科研、生产、教学及管理人员。
  • 辽宁
  • 双月刊
  • 2466 次
  • 国土资源部
内蒙古大学学报
  • 学科: 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综合
  • ISSN:1000-1638 CN: 15-1052/N
  • 简介: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1993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是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刊宗旨:推动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繁荣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刊登发表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全面反应我校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方面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1997年获国家三等奖;2002年获内蒙古期刊奖;2000、2004入选核心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1996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0年改为大16开本,是综合性学术理论类期刊。主要以北方少数民族学、蒙古学研究为特色,尤其蒙古学研究令国内外学者瞩目,2004年该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目建设工程,成为世界蒙古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刊发蒙古学、民族学和其他社科类学术论文为主要宗旨的社科类学报。曾获全国首届百强学报称号,首届内蒙古期刊奖,2004年入围教育部“名栏目”工程建设行列。以民族性、地域性为特色,以把握前沿、为学科服务为宗旨的综合类社科学报。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连续五届荣获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8)、北大核心期刊(2004)、北大核心期刊(2000)、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1992)。
  • 内蒙古
  • 双月刊
  • 8013 次
  • 内蒙古教育厅
中国病毒学
  • 学科: 基础科学> 物理学
  • ISSN:1003-5125 CN: 42-1295/Q
  • 简介: 《中国病毒学》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本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级双月刊。为我国生物学核心基刊,被美国《CA》、《BA》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和收录。它定期反映我国病毒学的最新理论研究动态及各分支学科——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动物病毒、人体病毒、噬菌体及亚病毒等在工、农、医、林、牧、渔诸方面的应用研究的进展与方向,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广大病毒学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荣获1990年湖北省期刊印刷质量奖;1994年-1995年度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省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优秀期刊奖、。
  • 湖北
  • 双月刊
  • 1178 次
  • 中国科学院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 学科: 基础科学> 天文学
  • ISSN:1001-1749 CN: 51-1242/P
  • 简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曾用刊名:物化探电子计算技术),1979年创刊,《物探化探计算技术》主要刊登地学领域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数学地质、矿物地质、能源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探测与信息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理论与实践并重、兼顾普及与提高,旨在促进地球探测、信息处理的新理论、方法、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推动地质勘查、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全方位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服务。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不仅是地学领域内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益友,同时也可为其他学科领域内广大科技人员参与与借鉴。通过多年的努力,在《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的周围已形成了一支作者队伍,其中不乏国内、外本学科的权威和新秀,这已成为提高我刊论文水平的重要保证。
  • 四川
  • 月刊
  • 345 次
  • 四川省教育厅
华侨大学学报
  • 学科: 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综合
  • ISSN:1000-5013 CN: 35-1079/N
  • 简介: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华侨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主管单位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03年起主管单位改为福建省教育厅;原刊期为年刊,1982年改为半年刊,1985年改为季刊,2009年改为双月刊,A4开本。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35-1079/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5013;国内邮发代号:34-41;国外发行代号:NTZ1050。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广泛联系海外华侨和港、澳、台、特区的科技信息,及时反映国内尤其是华侨大学等高等学府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为发展华侨高等教育和繁荣社会主义科技事业服务。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提出“出精品、创名牌、办一流学报”的办刊思路。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应用化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化工与生化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数学和管理工程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的学术总结,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理论的论述,以及国内外科技动态的综合评论等内容。突出学科为硬脆材料加工工艺、先进制造技术、石结构抗震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材料科学、生物技术、激光物理、建筑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大跨度钢结构、纳米材料、分子药物等。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既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又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权威性文摘期刊固定收录的刊源。在历次全国及福建省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学报》都荣获过大奖。曾获得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一等奖”;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9年,2008年“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并于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8-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等等。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近年来在坚持办好传统的特色栏目如华侨华人研究之外,还增加了旅游学研究、华文教育研究等特色栏目。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是由华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领域的论文。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在首届(1999年)、第二届(2002年)、第三届(2006年)、第四届(2010年)和第五届(2014年)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1999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12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12月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8月被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6年11月荣获首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14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核心期刊(扩展版),2017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扩展版)。
  • 福建
  • 双月刊
  • 367 次
  • 福建省教育厅
应用数学学报
  • 学科: 基础科学> 数学
  • ISSN:0254-3079 CN: 11-2040/O1
  • 简介: 《应用数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6年本刊是中国数学会主办的中国一流的学术刊物。是中国数学界的权威刊物,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应用数学学报》它主要刊登国际、国内应用数学及相关领域有关理论、方法或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水平。多年来,国内所有的核心期刊评选机构都将该刊列为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将该刊作为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的《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等都为该刊作文摘索引。国外数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数学文摘刊物,如美国数学会的《数学评论》(MR)、俄罗斯的《数学文摘》、英国的《科学文摘》(SA)及德国的《数学文摘》等也都为该刊作文摘。现在该刊上发表的文章已成为内地及香港各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晋级、评奖和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 北京
  • 双月刊
  • 4713 次
  • 中国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学科: 基础科学> 生物学
  • ISSN:1000-3282 CN: 11-2161/Q
  • 简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月刊)创刊于197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获奖情况:1999年中国期刊奖提名奖;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特别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本刊宗旨:推动生命科学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主要报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栏目设置:微型述评、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等。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及其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及专家好评的学术期刊。1999年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被SCIE、CA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 北京
  • 月刊
  • 2648 次
  • 中国科学院
工程数学学报
  • 学科: 基础科学> 数学
  • ISSN:1005-3085 CN: 61-1269/O1
  • 简介: 《工程数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合办,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刊。 《工程数学学报》本刊是数学的理论方法与信息科学、现代工程、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数学在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主要刊登工业、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相关的数学建模与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与综述。双月刊,每期栏目有“学术论文”(包括特约稿件、综述)和“研究简报”,刊登中、英文论文。本刊读者对象是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数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杂志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并进行国际交流。本刊系国家核心期刊,并被EI、Math. Review、《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文摘机构检索或收录。1999和2000年,两次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于2002年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予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奖。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数学文摘》核心期刊;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 陕西
  • 双月刊
  • 5198 次
  • 教育部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学科: 基础科学> 生物学
  • ISSN:1000-3118 CN: 11-1905/Q
  • 简介: 《古脊椎动物学报》(曾用刊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7年创刊,是国际同类期刊中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我国乃至亚洲惟一专门登载古脊椎动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论文的学术刊物,编委会成员均为国内外古脊椎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古脊椎动物学报》登载内容涵盖与古脊椎动物学有关的所有领域,诸如古脊椎动物各门类及人类起源与进化、系统分类、形态功能、同位素测年、生物地层与地质年代、古生态、古环境、古生物地理,脊椎动物化石收集及研究的有关方法,也包括对古脊椎动物学文献的再研究。 《古脊椎动物学报》本刊目前登载的研究论文均附有详细的英文摘要,是国内外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资料之一,在国际学术界影响较大,为我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 北京
  • 季刊
  • 9282 次
  •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