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医药卫生科技 > 妇产科学 > 大数据垄断分析经典案例论文范文(2篇)

大数据垄断分析经典案例论文范文(2篇)

投稿杂志推荐

大数据垄断分析经典案例论文范文第1篇:数据可视化在慈善机构信息透明化中的作用

公益之殇:“官办”慈善机构信誉危机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机构和公众对慈善事业的理解进一步深化,现代慈善意识得到提升。具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在现有的慈善体系下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2011年始,一连串丑闻让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基会、宋庆龄基金会等重量级“官办”慈善机构陷入公众信任危机,品牌价值和公信力急剧下降。

“官办”慈善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善款使用情况等信息不透明是导致信誉危机产生的本源性、体制性因素。在危机出现时无法依靠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话,“官办”慈善机构很难通过媒体和公众挑剔的审视。尊重公众特别是捐献者的知情权,开放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原本置于“黑暗”中的信息变得透明,是在不触及既有体制的前提下慈善机构重树公众信心的可行之道。以图形、图像、地图、动画等可视元素作为数据展示工具的数据可视化手段,在慈善机构信息透明化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图像:视觉时代信息发送的“编码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预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基于高度发达的技术,世界将逐渐被视觉化,图像将取代文字,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媒介。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本质上是发现、传递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图像在现代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传播渠道高度成熟和丰富的现代社会,成功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编码和解码的效果。

在传播过程中,图像有文字不具备的共通性,图像的力量可以跨越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信息的传递、知识的获取和更新需要逻辑思维,同样也需要形象思维。比之文字,图像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人的形象思维,帮助人创造性地对信息、知识进行获取、加工、更新和传播。因此,一方面,作为传播过程中举足轻重的“编码器”,图像整合了大量无法或者不太适合利用文字进行加工的信息;另一方面,图像所发挥的信号“增益”功能,大大提高了信息编码的效率,有效抵御了传播途径中的各种噪声,同时有利于信息抵达接收方后的解码效果。这也得到了生理学层面的印证,“人的大脑皮层当中,有40%是视觉反应区,人类的神经系统天生就对图像化的信息最敏感。通过图像,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将更加直观、快捷、有效”。①视觉时代,慈善机构在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的众多解决方案中,不应该忽视图像的作用。

感性:符合信息接收方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如果说借助图像的“增益”功能对信息进行编码是来自于信息发送方(慈善机构)提高信息透明化、建立公共信息沟通平台的努力,那么图像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主要诉诸感性形象的信息载体,其本身就天然符合信息接收方(大众传播中的社会公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这样的对应关系主要是由作为群体的社会公众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先驱古斯塔夫・勒庞在其研究大众心理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体就像个睡眠中的人,他的理性已被暂时悬置,因此他的头脑中能产生出极鲜明的形象……只会形象思维的群体,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只有形象能吸引或吓住群体,成为他们的行为动机。”②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单个信息接收方习惯于聚合为一个群体,信息通过逐渐成熟的社会网络在社群中传播、共享,意见也常常以群体为单位进行表达。慈善机构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主要是机构的官方网站和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平台,这些平台所面对的正是趋向于以群体为单位表达观点、实施行动的社会公众。慈善机构面临的种种危机发展过程非常相似,常常始于单个的、偶发性的事件,或是网友爆料,或是当事人自我表露,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引发群体关注和评论,怀揣不同心态的社会公众此后以惊人统一的行为对慈善机构提出质疑并发动道德攻击。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心理及其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符合勒庞的描述,他们往往只是通过感性的认识发表意见,而很少经过理性的思考做出判断。因此,面对习惯于形象思维并诉诸感性的受众群体,选择图像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无疑是慈善机构提高信息传播效果,实现信息透明化的有效途径。

慈善机构在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时,需要了解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心理机制,对意图向公众传达的观点或表达的意见进行改造,使之变得通俗易懂。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如何展示数据、理解数据和演绎数据提供了形式丰富的工具,如常见的饼图、柱图、点线图、树形图,以及更具互动性的动画、圆形集群、地图工具、动态图形图表等。将这些可视化工具合理地应用到慈善机构信息透明化项目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数据可读性差、不利于传播的问题。同时,经过精心设计的图形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使数据可视化方案本身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美学元素被带进传播过程,可以使信息更好地作用于受众偏于感性的心理机制。

慈善机构信息透明化案例举隅

目前,众多慈善机构对数据的使用还停留在基础表格录入层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整合挖掘。在面向公众的信息展示方面,只有简单的年度收支数据表格。而普通民众想详细了解机构业务运作、资金流向等信息的外部渠道几乎不存在,资讯时代机构赖以生存的信息传播回路没有搭建起来。解决方案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触及慈善机构现行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利用数据可视化手段,重建有效的信息传播回路。充分借助图形图像在信息编码过程中的“增益”效果,放大信息的传播能力,让数据变得更加生动、易于理解,以此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将慈善机构的相关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公众,打破信息垄断,增强信息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增加公众的信任度;第二,在展示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图像形象诠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达到整合、分析数据的目的,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更好地支持和辅助业务决策,为慈善机构未来的工作方向提供可信的预测和指引。

例如,图1从慈善项目维度展示项目年度落实情况。通过点击地图上的省区图形,拖动时间滑块,用户可以在不同年份和地区之间切换,由单一时间和单一地域约束变量所形成的饼状图和条状比例图,综合展示所选省份对于该项目的年度需求量与实际解决情况。时间滑块并不是独立于其他数据图形之外,而是作为调整数据范围的互动图形元素,图形控制和内容较好地融为一体。一方面,高度整合的图形元素大大提高了方案整体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形象直观的图形便于公众理解,互动的操作界面提高了用户友好度,枯燥的数据变得可知可感,信息传播随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冰冷的数据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利用图形进行编码,源自慈善机构内部的信息以清晰易懂的形式传播至公众。在提高数据互动性和展示界面友好程度、整合图形元素提高美学价值的同时,整合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揭示数据背后所蕴含的规律,为未来时间段内数据的变化预测提供依据,为慈善机构未来的计划制定和行动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结 语

当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产生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海量级别,当用语言文字描述冰冷的数据显得力不从心,当理性的人类开始更多地诉诸创造性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当然,也是当视觉时代成为现实的时候,图像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地展示和运用数据是慈善机构信息透明化的必然选择。在面对社会公众时,用直观、多维、可交互的数据呈现形式展示慈善机构现金和物资的具体流向;在面对内部工作人员时,利用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进行业务决策和行为指导。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实现善款使用情况的可查询和可追踪。唯有如此,社会的善举才能得到善终,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得到保障,慈善机构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才能得到维护和提升。因此,借助图像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用数据可视化的手段整合、展示、分析内部治理、业务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提高数据运用的风格化和专业化,是慈善机构实现信息透明化、赢得公众信任颇具活力和可操作性的路径之一。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内容营销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CUC13C10】

注释:

①【美】涂子沛:《大数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页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9页

参考文献:

①贾永红:《数字图像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

大数据垄断分析经典案例论文范文第2篇:《纸牌屋》投资方如何自我颠覆

移动互联网形态下的入口之争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格局?现在各个方面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以投资美剧《纸牌屋》的视频网站Netflix为例,看看它在移动互联网争取入口的这场战争中的做法。

互联网时代的入口

入口之战从工业时代就开始了,当时非常简单明确,用传统的媒体作为流量的导入口,最终在货架上实现一个流量的变现,这是工业时代的经典做法,所以那个时代渠道为王。到PC互联网时代,从硬件角度看,入口变成了PC,虽然相比过去相对复杂了,但是入口的单一性依然存在。而软件方面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入口,但是边界相对清晰,信息的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和互动。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从硬件角度,还是从软件角度,入口多元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呈现交错竞争的状态。我个人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四个大的入口。

第一个是手机;第二个是车,汽车传统上被认为是最后的未联网接入设备,特斯拉2013年推出的MODEL S车,帮助我们从功能车的时代过度到智能车的时代,车真正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入口;第三个是家居;第四个是人,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动态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往往都被忽略,在移动互联网之前,基本上人类产生的99%以上的数据是被抛弃了,但这将会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空间最大的一块,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块。

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之战的特征有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是交互化,接收方和发送方真正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有意义的交互性。第二是智能化,上述四大主要入口在某种程度上都开始具有自我学习和智能化的趋势。第三,随着信息的交互化和入口本身智能化的展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硬件将被载体化,硬件将成为软件本身的一个载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的营利模式,即吊钩模式,通过硬件本身并不产生任何的利润,而通过入口,通过掌握这个入口的流量,通过流量实现二次打击和三次打击的能力。很多穿戴设备,包括很多软硬结合的设备上已经出现端倪,往往是通过这种吊钩化的营利模式展开。

有一家公司太阳城,在传统意义上只是太阳能板的安装商,从用户那里得到授权,然后帮助用户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系统,安装时不收取用户的任何费用,只是和用户签一个20年的合约,在这20年期间从太阳能系统产生的电将会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提供给用户,相当于是20年的供电合同。另一方面,它组织了一些大的基金,吸引一些大的投资人,对这些屋顶进行太阳能系统的安装。长远来看,这样的分布式的电力系统将会对这些家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事实上这是对智能家居早期的布局。这家公司最近开发了APP,通过这个APP,通过它和用户之间的数据链接,通过太阳能系统的安装,实现对这个用户所有电力,包括家庭的用电情况,以及一些电器的实时监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智能家居的案例。

下面再举一个智能医疗方面的例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个特别大的痛点是什么?每天要用糖尿病测量仪的针扎一下,测量血糖值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麻烦,且用户体验非常差。有一家公司Dexcom,它提供了连续型无痛式无穿透式对自身的血糖数据进行监控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接收和处理的部分;另外一个是贴在身上无痛感的传感器,也就是说,你可以把这个传感器很方便地贴在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数据以及后续的处理都可以通过仪器完成。系统可以持续使用,但是贴片是需要每周换一次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它不但实现了对数据连续的监控和处理,同时预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吊钩,实现了持续的现金流和营利。

Netflix的两次颠覆

Netflix在1998年诞生,其中经历两次大的颠覆,第二次是颠覆自己本身的商业模式。我们阅遍美国所有公司发展案例,Netflix是为数不多的在短时间有过第二次颠覆,而且颠覆自己商业模式的一家公司。

美国电影行业对内容垄断方面是非常小心的,在流媒体出现之前,电影发行收入中有40%来自于DVD,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来自DVD的出租。美国最大的一家DVD出租公司,百事得,顶峰时期小店达到上万家。Netflix的第一波颠覆是颠覆了以实体DVD出租店为形态的出租方式,第二波就是颠覆了自己的以邮寄为主的方式,从而转变成了流媒体的服务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流媒体的服务商。

Netfilx的第一波颠覆是和百事得对决,当时DVD出租的形态有两个大的痛点,一是租DVD的交易成本,一般的居民可能要开10分钟左右的车才能拿到DVD。观看非常愉快,但是没有人愿意还,这往往产生了第二个问题,高额的罚金,百事得当时20%左右的收入是通过罚金实现。也就是罚金可能比买一张DVD还贵。二是选择非常有限,即使是非常大的实体店,能够选择的DVD碟片也就几百种。Netflix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解决方案:在线预定,同时通过邮政邮寄DVD碟片,看完之后,再把DVD还给邮箱,或者邮局邮箱,整个交易完成了,只有简单的四步。这是典型的O2O的方案,从1999年就开始实施了。线下由两部分组成:DVD仓库和美国邮政庞大的网络。线上有几块:订单、实时查询、影片专家,还有社区。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它的推荐系统,这也是最终推动Netflix一直成功的最最重要的因素。

推荐系统事实上是基于和用户大量的交互,通过跟踪客户的观看习惯和观看行为,以及通过收取用户的观看后的一些推荐,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庞大的一套数据系统,而且是高度智能化的一套算法。2006年10月,Netflix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一项竞赛,征集推荐系统的优化方案,当时引起了全球数学爱好者的狂热跟踪,共有5万个数学家参与。这个活动基本概念就是公布了大的数据包,包括50万个用户、1.8万个影片和1亿个用户的评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包进行推荐算法的优化,而这个算法的目标是在内部推荐系统的基础上获得10%的改进,如果最终有团队能够在它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最高的改进值,提供100万美元的改进奖给第一个达到10%改进的团队,而且会有阶段性的奖励,每年找出排名第一的会给予5万美元的奖励。最终的比赛结果显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比赛结果非常接近,只有在小数点四位以后才能分辨出哪个队伍赢了。它的核心获奖原理是把所有数据包里的电影,用大数据的方式找出内在逻辑,同时把它们的关联性找出来,最后通过这种关联性非常精确地推送影片。

第二波颠覆,是颠覆了Netflix的DVD出租和DVD寄送的方式,过渡到了直接的流媒体的模式。现在流媒体非常多,中国优酷、中国爱奇艺,等等。Netflix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流媒体,最重要的还是它颠覆式的用户体验,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美国唯一的一家没有广告的流媒体,收费非常清晰,只要成为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所有影片,每个月的收费是7.99美元,相对于一般家庭付出50、60美元有线电视的收费,这是非常少的费用,所以这是唯一的一家无广告的、没有任何广告介入的用户体验。第二,它很早就开始把整个平台开放,包括游戏机上也可以用Netflix看电影,所以它是一个随时随屏的观看体验。第三,高度智能化的推荐体系,最近Netflix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脱离了传统的用算法来改进推荐体系的模式,它组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实验室,开始模拟人的大脑运作,用这个模拟机制最终形成更精确的影片推荐。这些方法帮助公司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流媒体服务商,短短几年内,会员数从不到1000万增加至超过了4000万。至于吊钩模式,是一个非常简单,简单到极致、微利到极致的商业模式,4000万个会员,每年收入就是40多亿美元。

Netflix的两次颠覆给自己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它于2002年上市,当时市值5亿美元,今天是250亿美元。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