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导航 > 信息科技 > 电信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673-5439 CN: 32-1772/TN
  • 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称南邮学报)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电子通信类期刊之一。南邮学报主要刊登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学术论文。主打栏目有“通信与电子”、“计算机与自动控制”、“信息材料与光电器件”,主要刊登能及时反映代表学科前沿、学术上有特色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系统与通信网、图像通信与多媒体通信、移动通信与光波通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信息网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有机光电子学、物联网等学科或专业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等。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上述学科或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99年,是南京邮电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十年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学报编委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充分展示学术成果,促进相关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力推具有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获奖情况: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明珠奖"特色栏目;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学报。
  • 江苏
  • 双月刊
  • 6880 次
  • 江苏省教育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673-825X CN: 50-1181/N
  • 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反映了我国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中国文献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目前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重庆市优质期刊、重庆市“十佳”科技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创刊,刊名为《高教研究》;1996年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核准更名为《邮电高教论坛》;1998-1999年停办;199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正式公开出版。2000-2002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1)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优秀期刊;(2)2006年本刊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3)2006年10月,本刊编辑部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部”称号;(4)2007年本刊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信息经济”、“信息法学”和“邮电史研究”三个栏目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栏目”;(5)2008年本刊被评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也于同年被评为“优秀栏目”;(6)2009年--2010年,荣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7)2010年,本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8)2010年本编辑部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优秀编辑团队”;(9)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栏目评比中获“特色栏目”称号;(10)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11)2008年至2009年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重庆市期刊好作品第八、九、十届评选中,本刊七篇参评作品全部获奖;(12)2011年本刊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优秀学报”。
  • 重庆
  • 双月刊
  • 5041 次
  • 重庆市教委
雷达科学与技术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672-2337 CN: 34-1264/TN
  • 简介: 《雷达科学与技术》(双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主办。 《雷达科学与技术》本刊系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合办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读者发行。遵循江泽民总书记“加强研究,努力开发高新电子技术”的指示精神和“科技兴国,国际接轨,报导及时,论文优质,兼具学术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促进民族雷达事业蓬勃发展”的办刊方针,将刊登范围广泛的包括雷达、电子战等电子系统工程及其基础技术在内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成果、工程应用和动态述评。
  • 安徽
  • 双月刊
  • 9875 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数据采集与处理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004-9037 CN: 32-1367/TN
  • 简介: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信号处理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物理学会所属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刊物。荣获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双效期刊。 《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反映信号处理,测试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学成果,注重工程应用,力求创新。
  • 江苏
  • 双月刊
  • 4542 次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信息安全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2096-1146 CN: 10-1380/TN
  • 简介: 《信息安全学报》创刊于201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期刊。 《信息安全学报》主要刊载信息安全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学术热点及发展趋势展望等,内容覆盖信息安全科技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领域各方向。
  • 北京
  • 双月刊
  • 6279 次
  • 中国科学院
中兴通讯技术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009-6868 CN: 34-1228/TN
  • 简介: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为学术性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通信类专业刊物,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1995年创刊。杂志为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刊。杂志为大16开本,用纸讲究,装帧精良,封面、封底都作哑光塑封处理,内文彩色印刷,每期发行量为15000份。杂志力求“新、专、融、实”的办刊特色,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荣获安徽省优秀期刊(2001年);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2年); 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9年); 工信部优秀期刊(2011年)、安徽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目前,《中兴通讯技术》的发行面覆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中国广电、中国卫通等各大运营商,军队、煤炭、石油、电力等专网部门以及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电信制造商、新闻媒体、行业主管机构等领域。杂志通过介绍、探讨通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传播电信知识,交流推广新业务、新经验,报道通信行业各类信息以加强通信界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展现国内外通信领域发展动态,促进通信领域科研、生产、教学、市场之间的有效联合,发掘和培养技术人才,为振兴民族通信产业做出贡献。杂志编委会现有编委55人,编委会主任钟义信为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侯为贵为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副主任陈锡生为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教授、知名交换技术专家,编委均为通信领域各专业的著名专家。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以中兴通讯强大的经济、技术与产业化平台为支撑,以中兴通讯的品牌形象与业界知名专家把握的最新通信技术为牵引,以中兴通讯遍布国际120多个国家和国内60余个营销服务网络为延伸,将杂志直达目标客户群。杂志这种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力地密切了读者、作者及客户间关系,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热切希望与业界朋友一起,共同促进民族信息产业发展!
  • 安徽
  • 双月刊
  • 940 次
  •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2095-4980 CN: 51-1746/TN
  • 简介: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信息与电子工程、于2013年1月起更名为《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电子学会。本刊面向全国各地从事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人员,为其搭建广泛交流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桥梁,促进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等学简直的交叉与融合,更快地推动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太赫兹科学技术、探测制导、测控通信与电子对抗、电磁场与微波、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控制、微电子、微系统与物理电子学等、太赫兹科学技术包括太赫兹产生、放大、传输、检测等理论与技术,以及太赫兹在光谱学、通信、雷达、成像、材料检测、天文学、空间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等。敬希广大读者,作者继续关注我刊,踊跃投稿,订阅。
  • 四川
  • 双月刊
  • 4166 次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007-5321 CN: 11-3570/TN
  • 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是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学术类期刊,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定为核心期刊。近年来,学报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在编辑人员的努力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一等奖,在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国家教委、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我校学报获三等奖,在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二等奖,并在历届邮电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6年,《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又荣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8年在第2届评比活动中再次蝉联此奖。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中国人文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本刊坚持办刊学术品位,力求在文、理、工、管等学科相互渗透,已在信息经济、网络文化、信息管理等方面办出一定特色。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质量进步社科学报。2002和2004年在北京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社科学报”,学报重点栏目——“网络文化”被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2006年,在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2006年度评优活动中学报编辑部被评为“优秀编辑部”;同年,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我刊荣获“百强社科学报”奖;学报“网络文化”栏目获“百种特色栏目”奖。
  • 北京
  • 双月刊
  • 6893 次
  • 教育部
密码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2095-7025 CN: 10-1195/TN
  • 简介: 《密码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13年,是中国密码学会主办的唯一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密码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及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促进密码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密码及信息安全事业发展,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服务。 《密码学报》内容涵盖密码学及信息安全理论和应用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密码学基础(数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对称密码学(分组密码、序列密码、Hash函数、MAC码等)、公钥密码学、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安全协议、密码应用、信息安全理论与应用等。
  • 北京
  • 双月刊
  • 1332 次
  • 中国密码学会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电波科学学报
  • 学科: 信息科技> 电信技术
  • ISSN:1005-0388 CN: 41-1185/TN
  • 简介: 《电波科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它是美国Ei工程索引收录刊物,1996、1998连续两次获河南省优秀刊物称号。十几年来,它始终把反映我国电波科学事业发展最新水平,繁荣和推动我国电波科学事业的进步,促进国内外电波科学领域的学术与成果交流,攀登世界科技选进水平作为办刊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它被电波科学界公认为"是国内电波科学权威性的刊物"。本刊主要登载内容有:电磁理论与数值计算、电波传播媒质的探测与预报、各种媒质中电波传播理论、电波传播在各种系统中的应用、天线理论与技术、天线系统与工程、电磁兼容、环境电磁学的理论与技术、电磁兼容设计和电磁环境的预测与控制、电波科学技术新领域的探索、电磁测量技术。
  • 河南
  • 双月刊
  • 7969 次
  • 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