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医药卫生科技 > 精神病学 >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5篇)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5篇)

投稿杂志推荐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第1篇:开拓创新 畅响绿色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 我园虽在城市,但一直都非常重视为幼儿营造绿色、自然、优美的育人环境。园内树木种类繁多,一年四季,幼儿都有花草相伴。除了这些,园内还开辟了"绿色生态种植园",班级自然角等,如今"绿色"已经成为我们追求的主旋律。"未亲近泥土的童年不是快乐的童年,远离大自然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好动、喜欢游戏和探索、渴望接触自然是幼儿的天性。为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为了打通幼儿与自然联系的通道;为了弥补当代教育隔断城市孩子与自然交往的不足,我们努力挖掘并运用幼儿园园内环境的教育资源,利用园内种植园,开展特色化游戏,让每个幼儿在环境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 "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教育思想。

1 园内资源是幼儿游戏的天然宝库

我园环境优美,一走进幼儿园,满目青翠,曲折长廊,冬青油绿,花圃绽芳,这一切都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蕴涵着教育的契机。

下午户外活动,我带领孩子们在紫藤花架下的长廊里自由活动,发现几个孩子在一块大石头旁观察"蚂蚁运豆豆"的全过程,还有几个孩子则在地上捡广玉兰的叶子,种植园旁也围着几个孩子在那里指指点点,开心地议论着什么。紫藤花下的长廊里笼罩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全身心的接触大自然的同时,也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他们无拘无束,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是我们在室内游戏活动中所不能见到的情景。孩子们脸上浮现出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那么真实,那么逼真!我想何不利用幼儿园的绿色生态种植园,开展一些与我园绿色生态特色相关的游戏呢?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充分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中的奥秘,拓宽他们的眼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 开辟种植园地,体验劳动的喜悦。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种植的季节。种植园里上学期种下的植物,杂草丛生,有点凌乱。将杂草拔掉后,要给种植园松土了。怎样让种植园的土变得更碎、更细一些,更适合种子宝宝居住呢?小朋友们想了好多的办法:有的用手捏、有的将两个土块放在一起敲、有的找来小石块敲、有的用教室里的木制积木敲……

松土后,我们回到教室,又讨论了一番:我们为什么要给泥土松土呢?种子喜欢居住在什么样的泥土里?你用什么方法来给泥土松土?除了我们,还有谁也会帮泥土松土?

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说:"给泥土松土,是为了让种子宝宝快点长出来。";有的说:"松土后,就可以种我们需要的食物了,我们就不会饿了!";有的说:"种子宝宝喜欢住在碎碎的泥土里。"……

土松好后,我们邀请了会干农活的琦琦小朋友的外婆,请她帮助我们将种植园的泥土锄成地塄,便于种植和种子的生长。只见她娴熟地挥舞着锄头,我们的种植园一会就被她打理得整整齐齐的了。有的小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将地锄成一块一块的呀?"琦琦的婆婆一边锄,一边给小朋友们讲解着:"锄成一块一块的地塄是为了让种的东西长得更整齐,旁边挖深一点,是为了下雨天让雨水从沟里淌走,不让它全都浇在种的东西上,不然水太多了,种的东西会死的!"听了婆婆的话,孩子们点点头,似有所悟。还真不能小看了锄地,这可是农民伯伯的技术活!

游戏开始阶段,我带着孩子们亲身经历了锄草,松土,观看锄地塄,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的。孩子们在这几次游戏的过程中,知道了种植种子前要给泥土翻土,翻土后要松土,将土敲碎,还要将泥土锄成一块一块的地塄,然后还要撒上肥料。这些种植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光靠老师讲讲,孩子们就能记住的,只有通过让他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他们才能深刻体会,牢记心中。

游戏仍然继续着,我们根据季节特征,为种植园更换了新的植物,种下了蚕豆,小青菜,萝卜等。通过亲手种植,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意识也在孩子们心里渐渐萌芽。

接下来,每周二和周四我们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照顾、观察我们的种子宝宝和小苗苗。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了植物观察记录表,表格内容有观察时间、植物名称、照顾植物的方式,发现植物的变化以及观察后的心情,孩子们观察后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然后老师再将孩子们的发现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平时的观察活动中,老师教幼儿学习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使用科学的比较方法认识植物,并引导幼儿找出植物间的简单联系。通过种植园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责任心、合作精神,同时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种植园地是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宝贵资源,在这里,我们的孩子养成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品质,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

3 以种植园地为载体开展特色游戏。

种植园的蔬菜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中很快发芽长大,看着自己种下去的苗苗逐渐长大,孩子们十分兴奋。此时我因势利导,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讨论:蔬菜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能不能利用我们种植园的蔬菜来玩游戏呢?可以玩哪些游戏?怎么玩?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将蔬菜采摘后卖!"有的说:"可以用蔬菜用拼盘!"有的说:"可以用蔬菜在白纸上印画!"………。于时,我们班的特色游戏"绿色生活创意吧"由此诞生。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们利用园内"绿色生态种植园"的绿色蔬菜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游戏,我们在特色游戏活动中设置了五个区:

3.1 绿色菜市场:游戏前,请小朋友在家向妈妈学习如何买菜,挑拣菜等,有了前期的经验准备,孩子们就可以将种植园里采摘的新鲜蔬菜挑拣后进行游戏了。为了让菜市场里的菜更加丰富,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我们在菜场还开设了蔬菜区、瓜果区、豆制品区和水产区等。

3.2 蔬菜创意吧:这个区的游戏都和蔬菜有关,所以每次游戏时,我们种植的各种蔬菜就成了我们游戏的重要材料。利用这些蔬菜我们可以制作成美丽的纸手帕、水果拼盘和蔬菜娃娃。

3.3 绿色餐厅: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准备各种菜肴,如炒青菜,鱼头汤、龙虾等,孩子们可以扮演餐厅里的厨师、顾客、服务员等。

3.4 休闲娱乐区:用橡皮泥捏塑各种蔬菜造型;利用各种蔬菜卡片及上面的对应的数量进行蔬菜接龙游戏;还可以准备各类蔬菜头饰,玩蔬菜蹲的游戏,让游戏更有趣味性。

4 特色游戏实践后的反思与感悟

在本班特色游戏实施的过程中,让我重新认识了幼儿――幼儿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一个与环境主动互动的学习者,教材、教育只有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因此,我们在开展特色游戏时,旨在突破以往游戏模式,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利用幼儿园自然环境资源,研究如何在自主游戏中通过"特色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丰富游戏内容;能运用各种材料自制游戏物品,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在游戏中具有一定的坚持性,通过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同以往的游戏不同,特色游戏具有连贯性、阶段性、协作性的特点。特色游戏内容对于游戏的主体――幼儿来说,不都是预设的、固定的、静态的,更不是一副事先勾勒好的于而远之的游戏蓝图,而是多边的,丰富的、不断生成的,它将引领幼儿置身于丰富多变的教育情景中,让他们在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景中探索。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第2篇:浅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虽然是一名年轻的教师,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也是深有体会!在我看来,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的白纸,他们是那么的天真、可爱。他们的心灵是如此的纯洁、美好!这充分的使我懂得,一个孩子的美好童年是多么的重要。而如何使一个孩子拥有一个欢乐美好的童年,仅仅愉快的玩耍、学习知识是不够的,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的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学生行为习惯;细化指导;培养

G623.5

一、 在玩中培养,在培养中玩

由于孩子刚入小学,还都很小,如果只是一味的说教,孩子不仅不容易接受还有可能起到反面影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以下方式方法:

1.通过儿歌歌曲

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歌曲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形式,孩子们在边说边唱的过程中养成习惯。例如儿歌“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孩子们边拍手边说唱的过程中教室变得安静下来。孩子们通过儿歌歌曲知道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

2.通过游戏比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玩”家,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如游戏“老猫睡觉”,不仅达到教师的目的,而且孩子在游戏中迅速的站好队,享受着玩的乐趣。比赛也是孩子们最爱,在比赛中孩子们踊跃表现,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精神!

3.通过谈话、讲故事树榜样

在我国的故事中,有不少是和行为习惯有关的故事。如:雷锋叔叔的故事等等。教师也可根据自班孩子的情况,编一些故事来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探讨。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知道生么是正确的,并乐于学习模仿。

二、提出要求,细化指导

由于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对老师的要求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这时就要求老师要把要求提细。如桌子上的物品摆放,1、桌布套在桌子上2、书本放在过道边3、铅笔盒放在正中间4、整整齐齐下课玩。用这四点来要求孩子们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保持桌面整洁。同时,教师要经常的给与评价和表扬,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与奖励。我班的孩子动手能力不是很好,这是我就会和他们一起来做,具体的指导。例如,在孩子们搞卫生时,我和他们一同搞卫生,告诉他们怎么做,怎样才算是完成了。在活动结束后,要和孩子们交流同时和孩子们探讨如何才能使班里的卫生得以保持!我认为,面对低龄幼儿,要把工作做细,达到“四勤”,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听懂、明白、做好!

三、 榜样示范、以身作则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首先,对于孩子而言,教师在他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为此,自己首先起到带头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说普通话,讲文明用语,注意个人卫生,物品摆放,带领孩子们搞卫生,并告诉他们怎么就是干净了等等。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在树立榜样时要多采用正面的典型,激励孩子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们树立身边正面的榜样,如:“某某小朋友真棒,能够安静的看书!”等。孩子们都想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肯定,自己会自觉的做好。还可在平时,以其他高年级为榜样,直观形象的教育,是孩子们自己找到不足,通过对比,能够更快更好的进步!

四、坚持评比 积极鼓励

有人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话语莫过于赞美!在大人的世界了是这样,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更是如此了。当他听到你的表扬时,他的心情定是无比的高兴。“你今天真干净!”“你的作业写得真整齐!”“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在表演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队站得也很整齐!”等等。老师们,请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当你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改变时,会无比的欣慰!在班里的一角,有本班的评比角,这是老师和孩子们无声的赞美,同时对孩子们也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五、家园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古时也有“虎父无犬子”的话语,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和家长要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有的孩子在学校很乖,回到家后却变成了一个“疯丫头”。有的孩子东西乱放,和家长一了解才知道,他的爸爸在家就这样,有的很爱干净,东西摆放有序,经了解原来妈妈和和爸爸就很爱干净。只有通过双方的交流才能够了解孩子的全部。所以,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只靠老师一方面是不够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大家共同教育,才不会出现“双面孩子”!目的才能达到!

总之,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要靠大家一同努力的,同时作为我们自己不能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贵在坚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小就抓起孩子的“基本功”,我相信,孩子们会在自己的白纸上绘出绚丽的图画,我们会在蔚蓝的天空中听到他们愉悦欢快的笑声,而我们的祖国母亲定会为他的孩子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第3篇:情境教学模式在幼师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在幼师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从教能力。

关键词 幼师;情境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23-02

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幼儿师范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建立起具有幼师特色的教学模式。幼师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学情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培养优质幼儿师资为目标。本文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讨如何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实施幼师信息技术教育。

1 幼师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从本校学生情况来看,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多数来自农村。由于各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不会上网,更不知从网上如何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缺少学习动力。加之受到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旧的教学模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业预期不乐观也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教师教学组织方面,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幼师教育独特的理论方法。突出表现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为主角,学生间的互动少,自主学习、创新的机会少;教师为学生课堂上创设的学习情境平淡,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太功利化,启发性、研究性差,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一条适合幼师信息教育的新路子。

2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情境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不仅重视双基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在教学中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不同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主义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总结出了多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一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3 情境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情境教学模式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幼师素质的养成。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创设一个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教学情境,在此氛围下展开教学。而确定问题,就是筛选出与目前学习主题紧密相关的真实性问题或事件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使学生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创设情境与确定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同的教学思路会有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提出问题方法。

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内容,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创造一个恰当的情境与问题,使学生在情绪良好、心理需求迫切的情况下展开学习。如在教学了幻灯片的制作基本知识后,进一步教学“使用PPT制作动画:蝴蝶飞舞”时,首先为大家播放录像:一只彩蝶在祥和的乐声中忽闪着翅膀,从远处飞来,绕着一簇鲜花盛开的牡丹盘旋一周,飞向远处。在大家享受着这美丽画卷的时候,教师提出:1)蝴蝶是怎样抖动翅膀的?2)蝴蝶的飞行路线是什么?3)我们能否使用PPT制作出蝴蝶飞舞的动画?在大家好奇并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想法下,继而引导学生探索完成动画制作需要的素材(通过教师机,为学生准备好蝴蝶翅膀开合的两张图片、参考使用的相关动画资料)、方法与步骤,并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完善动画效果。

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在创设情境时,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会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真实感。如教学“Excel电子表格制作”时,首先在教学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本班学生上次考试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然后要求学生制作班内学习成绩分析表,其中包括各科班内平均成绩、个人总分、总成绩排序等。这一表格是教师教学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作为一名未来教师必备的技能。学生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自然有一种急于解决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在此状态下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航者,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帮助者。教师可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路,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如在教学“计算机中的数制”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十进制与二进制掌握进位制的基本概念、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间的相互转化,继而提出还有其他进位制吗?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应该如何定义?有何特点?各进位数间如何转化?让学生查询、归纳与总结,并安排学生讲解。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研究与探索,不仅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还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从教素质。

所谓协作学习,就是针对某一课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课题的理解。课上,为了学习有序,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小组成员要根据学习内容一起查询、分析、整理资料,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解决办法,教师要在小组间巡视,了解学习状况,适时启蒙、解疑答惑。各合作小组完成课题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各组同学共同交流、对话、相互补充、完善。对不同的观点要明辨是非;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哪怕是错的,都要抓住闪光点啊给予鼓励。特别是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提炼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好作品、微机操作技术的新发现更要给予赞赏。

协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在非常广阔的空间,如课外兴趣小组、学生QQ群、微信、微博等,使学习融于生活、超越时空。交流协作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也谈人生、理想、感悟、社会新闻等,使学生活得实在、活得真实,心智都得以健康发展。

所谓效果评价就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其中有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每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心路历程是进一步学习的财富,要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机会,以便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要通过听学生发言,检查学生作业、读书笔记,观看学生操作,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掌控学习过程,为进一步施教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体现的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师生间、同学间的协作、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学生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与创新的快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以导为主,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幼师学生的学是为了明天的教,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教学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优势,积极推进幼师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信息时代的优质师资。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原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2]张楚廷.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第4篇: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充满乐趣

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是系统学习的开始,小学阶段的教育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既让人高兴,又让人担忧。高兴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探求新知的童心,可以随着教师设计的情境去探索。可担忧的是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考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在每一堂课中总有对知识接受的差异性。在我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简单的教学感想:

一、要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谈起和孩子们一起玩,这里面可有一定艺术性。玩耍是每个孩子快乐方式表达之一,如果教师能利用好可见的游戏,那会对教学起到箱单大的作用。就拿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吧,虽然在幼儿阶段他们有了对十以内数的认识,但只是表面的认识,并没有升华到数感的认知,究竟每个数的意义是什么呢?孩子们可能感到模糊。我爸本班的的孩子分成几个小组:第一组1人,第二组2人,第三组3人------第十组10人。然后根据组数和数据作出0――9相应的卡片,在被对面发给去其他的小朋友,教师首先做示范。教师拿着其中一个带有数字的卡片去相应的一组,同学们在做出判断教师去的组中人数是否和卡片的数字相同,如果正确同学们就会发出赞叹声。每一组有10个同学参加,的同学站一边轮流做这一游戏知道掌握对10位数字认知。在游戏中学习教师还要故意出错,并学生指出错出在什么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性。还要让孩子们知道数学知识并不可怕,在游戏中就能轻松学会,坚定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要根据学习能容去编排一些相关的游戏,教师要在游戏当中,这样可以拉近你在孩子们的心中的距离,慢慢的孩子们就会愿意和你交往,和你说心事。就成了知心朋友,这样有利于去了解他们,给教育他们打下了基础。要注意的是和他们交往时一定要真诚,要体会到你的关心和爱心。

二、课堂不要注重于形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要求。而大多教师都停留在形式上,并未真正理解课改的本质。以数学课堂中小组讨论来讲,在小学阶段如果让学生自主去探讨一个问题,无疑是在课堂中走走形式,敷衍了事,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种种现象表明教师未了解小组探讨问题的意义所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让几个同学代表去讲台进行板演活动,扮演后以“我是一名小教师”去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过程讲解的非常清楚,其中两个同学通过自己的讲解认识到自己做错了题,并加以改正。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形成小组并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根据同学们讲解计算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每一组的同学都要归纳自己的,并有记录员记录下来,小组长进行整理,并代表在全班汇报,每组汇报时还可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归纳总结,想一想这样的归纳同学们会忘掉吗!肯定不会的,因为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要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自己的分工,共同合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问题提得过易过多,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数学教师要时刻反省自身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既有活泼新颖的形式,又有深刻厚实的内涵。

三、合理评价机制的形成

每个人都愿意受到表扬,可现实中表扬和批评是相对存在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人的一生如果只有赞美陪伴你,那你就会像温室的鲜花经不起风吹雨打。相反,批评多了会让你失去信心,干什么事都不会自信。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比如,在新授课的尝试练习中,我会说:“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同学都做对时,我又说:“你真聪明!”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教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提高。

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信心极其重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成为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

总之,一堂好的课堂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要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让学生之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如何培养本班幼儿的合作精神论文范文第5篇: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思考

《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管理和控制观念能不能达到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觉、自律的习惯与能力,非常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探索新型课堂管理模式谈一些看法。

一、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及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教学活动必须遵从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因此要把英语作为语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能力应该成为教学重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要形式。教师所讲、学生所“听”绝大部分是语言知识内容,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在婴幼儿母语学习中,没有一个家长是从汉语语法开始教育的,但传统的英语教学却以语法为纲,违背了语言养成和习得规律。

其次,英语是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在外语学习初级阶段,母语这个基础既是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影响。有利方面是在母语基础上掌握的各种文化知识、能力素质(尤其是语言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学习者迅速理解和掌握外语学习涉及的内容,不利方面是母语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初级阶段外语学习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用母语思考理解问题。

第三,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具有工具性特点。我们传统教学中强调最多的是语言知识,忽视了学生自己使用语言工具自主开展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许多人,以应付各种考试为最终目的,常常是英语考试成绩优异,考试结束就将其束之高阁,根本想不起来应用,这是多年来英语教学、甚至也是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

第四,师生互动交流有利于英语教学。一些教师把课堂管理、控制与课堂纪律混为一谈,缺乏师生交际互动,压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英语课变成了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授课,从根本上偏离了英语学习的目标,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教师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表面上课堂活跃了,但教师对课堂缺乏必要的调控,使课堂呈现管理失控现象,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正确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施教者必须转变的几个观念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本”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我国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自主能力的发展受到压制,这对英语等外语工具的教学更加有害,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发挥,学了多年英语仍然不敢、不善、也不会使用,是非常可悲的。施教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生本”观念,培养自律的学习者。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师道尊严”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前某些人的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对传统教育而言,控制、权威是教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教师来说,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失去控制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那就意味着教师威信的丧失、教师责任的丧失。学生作为被管理和被控制的一方,要绝对服从来自教师等外力的管理与控制,此种前提下所谓的自觉学习,常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自律学习,不利于其能力的提高。

第三,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模式。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良好学习条件的提供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需要熟练的运用交往的手段与艺术,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从而达到增进学习效果的目的。然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学习的时间,占课堂总学习时间的60%以上,学生学好功课的关键是“听”得如何,所听到的却常常又是用汉语讲授的英语知识,外语听力很难得到提高。传统教学把课堂上的安静作为课堂管理的目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受到压制,课堂上不敢发言、不善发言、不会发言成了中国学生的常态。若这种情况不加改变,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创新力的现象是永远不能消除的。

三、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是交往的前提,教师高高在上或处在学生系统之外,对英语课堂教学是不利的。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这种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应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了,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为此,我采取了如下几类方法:

(一)参与式教学。提前将课程内容、学习重点和要求提出,与学生共同设计课堂教学的形式,这种方法颇受学生欢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几年来我们试用了表演式、论辩式、抢答式、分组讨论式、演讲式、演唱式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的“听讲式”。课堂上随之出现了几种增加和几种减少的情况:课堂交流活动增加了――因为学生在上课之前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已经掌握了教学基本内容,有了共同的话题:语言运用的机会增加了――多向交流逼着你发言:主动思考、争先发言的情况增加了――课堂已经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加了――交流和运用必然会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语言错误出现的几率增加了――这正好给师生提供了另一种共同学习提高的机会:思想开小差的减少了――正在发言的人可能会突然把话题转向你,不集中精力就跟不上集体的思路;“哑巴英语”减少了――随着语言运用机会的增加,不仅提高了说的能力,而且锻炼了说的胆量:英语成绩差的同学减少了――这是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的必然结果。

参与式英语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锻炼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激励和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回答: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

(三)做好课堂延伸,关注时事,适时增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课本中的文章虽然经典,但常常没有发生在身边和眼前的事例生动、引人关注,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经与学生协商,我们采取了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制度:每节课前请五名同学分别用英语播报一条时事新闻,可以是本校和本班级的事件,也可以是重大新闻事件,可用简讯的形式直述事件,也可发表时事评论。对大家感兴趣的、反映强烈的新闻事件,还要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专题交流。在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开展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探索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法,最终目的就是要完成《英语课程标准》所赋予我们的任务,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目的。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