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农业科技 > 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 >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10篇)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10篇)

投稿杂志推荐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1篇:民政局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总结

20*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镇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基本实现了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镇上下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700万元,工业总产值9300万元,财政总收入4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31元。现将镇党委政府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业经济稳中求进,来料加工业不断增长。

*是典型的农业镇,工业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今年,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狠抓来料加工业,专门制订出来料加工业的鼓励政策,对新发展来料加工的村主职干部和来料加工经纪人给予奖励,培育来料加工业,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今年从义乌市场和县内引进来料加工项目8个,新培养经纪人8人。来料加工品种由单一的服装加工发展成为服装、文教用品、服装辅料、工艺品等百花齐放的新格局。1至11月来料加工共发放加工费15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万元。

二、加大效益农业开发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引进各种适合我镇种养的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16115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695吨,水稻单产达到491公斤,全面完成了县下达粮食总产量指标。

2、效益农业扎实推进。蚕桑、茶叶、笋竹两用林是*镇主要农业特色产业。今年镇党委政府继续把蚕桑产业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主要抓手,举办"蚕桑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传授科学养蚕技术。加大了老桑园改造力度,稳步健康发展蚕桑产业,今年蚕饲养总量达6376张,全镇养蚕收入约为450万元。完成造林、更新、补植1273亩,新完成毛竹人工造林25亩、毛竹护鞭20亩、板栗低产林改造150亩。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建立了全县首个粮食专业合作社--*镇"利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建造了工厂化育秧基地,预计可为整个南部山区提供秧苗一万余亩,大大节约了农民的种粮成本;锦平村集体还成立了"锦穗粮食生产合作社",为实现土地流转,集中粮食生产和销售进行了积极探索。二是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种粮水平。引进国稻6号、Y二优一号、中浙优一号等超级稻新品种,种植面积三千多亩,建立超级稻示范方五个,面积600余亩;超级稻工厂育秧种植面积670余亩,新增270亩;机械化插秧面积206亩,新增160亩。

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农村建设成绩喜人。

今年以来,我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抓住县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的机遇,用足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镇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1、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今年基本完成了陶村等6个村的村庄整治和1个村的生态村建设任务。全镇27个村开展卫生整治工作。启动了镇村垃圾集中处理系统,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的运行模式,全镇建成了镇垃圾焚烧场,共建垃圾房31个、垃圾池162只,全镇垃圾处理系统从11月份起已正式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村卫生环境状况。

2、清泉工程得到全覆盖。基本完成上江片9个行政村区域性供水和*等5个村分散性供水的饮用水工程主管网建设,完成了百丈泄水厂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前除双溪村外其它26个行政村近1.8万人口全部都能喝上健康、清澈的饮用水。

3、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建成镇农业综合楼并于10月正式投入使用;完成陶村*、*、*线拆迁安置区主干道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完成陶村中心广场文化墙建设和广场绿化项目;南入城口河段防洪堤建设工程进入施工阶段;镇卫生院住院楼工程已动工兴建;镇变电所工程即将结顶。北入城口公园二期工程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签订了拆迁协议并进行了部分拆迁。全年共投入城建资金242万元,使城镇面貌得到较大改变。

4、水利建设有新进展。落实水库安全巡查责任制,同各村签订了安全防汛责任书,确保了辖区汛期安全;投资80余万元的里野源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已按要求完成建设施工;中央小农水项目松溪水库灌区改造工程启动。

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平安乡镇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镇的经济社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镇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社会稳定事故发生,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创建"平安*"。以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着力抓好综合治理和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势,着眼主动防范,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特别是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个排查活动",集中精力排查化解一批矛盾纠纷,每季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二是及时制订重大民间活动突发事件的预案。正月十四迎大蜡烛、五月初八陶村会市、上江天师殿开光等活动,人流量大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在活动前制订好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防范于未然。三是做好工作,建立人员档案,及时掌控信息,对案件能及时调查回复,对重复访、无理访等老户落实责任人,做好稳控工作。对重点老户在特殊时期,特别是奥运会期间做好24小时布控,确保重大活动期间无上访。四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2、切实抓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制定低收入农户集中村20*年-2012年规划。开展了"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春节前,全镇机关干部和村主要领导为全镇的低收入农户送去帮扶资金。积极争取省级扶贫单位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的扶持,为扶贫结对的7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9户低收入农户解决帮扶资金51.5万元。组织了低收入农户的技能培训,鼓励镇村安排低收入农户就业。里九畈村坛头舒自然村8户33人口下山搬迁立项。

3、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全镇今年计划生育率95.36%,出生婴儿性别比105.41,征收社会抚养费兑现率达80%。加大镇、村干部妇检透环工作考核奖励力度,落实好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及驻村干部的责任。9月份镇里专门安排10万元资金奖励妇检透环工作,全镇透环率达到了99.1%,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划外生育的可能性。

4、科教文卫事业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做好第二批省级科普示范村复查命名工作。加大现代教育设备投入,加强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要求,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学校安全工作等都取得良好的成绩。投资18万元完成了浙江东海明珠工程建设,配齐配足文化大院内的设施,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文化活动,如迎大蜡烛、昆剧表演、书法展览、浪街、老年运动会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承办了全县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现场会和全县宣传工作现场会,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顺利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镇卫生住院楼建动工兴建,建立了村卫计人员队伍,认真开展农民医保和免费体检工作,为方便群众就医,修建了泽村、大河源、锦平3个村的社区医疗服务站。

五、固本强基,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领导,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全镇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1、认真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镇深化和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部署开展专题调研、教育培训、帮扶活动、民主恳谈、矛盾排查、破难攻坚等六大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蹲点调研过程中要求开展"三五"活动,即开展五个反思,搞好五项调查,走访五批群众。摸清制约本镇创业创新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主要期盼和政策要求,深入思考、深挖根源,提出服务基层、推进创业创新的办法举措。镇领导干部分9个调研组就"新农村建设中古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化解村庄整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等调研主题到村进行蹲点调研,并结合本镇实际确定了6个破难攻坚项目,要求在规定时间破解难题。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了镇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顺利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支部换届的后续工作。我镇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县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县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全镇27个村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新一届村委班子成员98人,其中新当选人数53人、女委员数26人。组织新当选的村两委主职干部参加全县组织的培训学习,提升了村两委干部素质。对村配套班子成员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并对各村的卫计服务员,按县"三员合一"要求统一进行规范。各村制定了三年创业承诺共437项,其中20*年度创业承诺154项。

3、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认真落实"三公示、三票决"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年内新发展党员24名,组织49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培训班;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党员先进性日常考核制度、农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届内创业承诺等一系列制度;积极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星级站点建设;建立了镇机关党委和党员服务中心。

4、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委决策议事制度、党委会议制度、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财务监督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等。二是加强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坚持按要求进行村务政务公开,平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和尊重党员、村民对政务、村务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探索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对离任村干部进行座谈、慰问,对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支援抗震救灾活动,全镇共捐款11.9万元,其殊党费4.34万元。

6、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年初与各村党支部、镇属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大廉政宣传力度,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加大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凡5000元以上的项目和工程均通过招投标,年内共有42项工程345万标的额,经招投标节约资金11万多元。在全镇形成了勤政廉政,高效务实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2篇: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

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

根据安排,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于200年9月25日至26日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调研活动。视察调研组以城关镇为主要调研对象,实地察看了该镇龙头村、普济寺村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情况,并与镇、村负责人、产业大户和农户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视察结束后,召开了专题视察调研座谈会,听取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各位省市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对进一步推进县新农村建设及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特点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优化农业生产要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优质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针对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以土地为主的农业资源流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农业资源的有序流转,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和主导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据调查了解,止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达2.3万亩,占全县农用耕地总面积的5%,涉及茶叶、绞股蓝、蚕桑、中药材、畜牧业和实施退耕还林等方面,其中茶饮产业流转土地1.5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三分之二。从调查的情况看,县的土地流转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在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3万亩中,水田约4000亩,旱地约1.4万亩,流转坡地实施退耕还林4600亩,涉及流出2081户,流入754户。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转包型,即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的经营权转移给其他业主,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这种类型占60%以上;二是互换型,为了耕种方便、发展规模经营或发展优势产业的需要,农户之间或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串换承包地;三是租赁型,即承包方将土地租赁给其他业主生产经营;四是入股型,即承包方将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经营,实行按股分红;五是转让型,即原承包方申请并经发包方同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他人经营。

2、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前,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自发进行,以转包为主。近年来,流转主体逐步拓展,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除一般农户外,农村产业大户、外地能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业主等也都纷纷租地、包地开发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和扩大产业规模经营。

3、土地流转价格市场化。土地流转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农民在出租或转让土地使用权中获得收益,近年来,县坚持和完善实物地租的形式约定流转费,按国家颁布的相应粮食中准指导价折价计算兑现,有效保护了流出流入户的利益。

二、取得的成效

县是一个自然环境优越、绿色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厚实的山区农业县。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深入,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流转的规模逐年扩大,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实施,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区域特色进一步凸现。目前,长安、八仙、广佛、洛河、三阳、大贵、正阳、城关等乡镇茶叶产业彰显优势,绞股蓝产业在长安、城关、大贵、三阳初具特色,兴隆、西河、老县、三阳、女娲山、洛河等乡镇的蚕桑初成规模,八仙、正阳、广佛的中药材生产蓬勃兴起,以生猪为主导的养殖业在全县呈燎原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茶园面积已达到11万亩,绞股蓝种植面积2.5万亩,产茶达到2560吨(其中绞股蓝茶650吨),茶饮综合产值达到2.3亿元;全县生猪、白山羊、家禽饲养量分别为38万头、20万只、100万羽,全县养殖业收入2.5亿元;全县桑园面积9万亩,年养蚕6万张,蚕业收入(不含工业)3600万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值5000万元。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绿色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

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通过土地有序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大户、龙头企业集聚,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基地,促进了主导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显示,培育百亩以上茶饮大户74户,年养蚕10张以上大户226户,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500户(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正大模式养殖示范户312户),种植50亩以上中药材大户104户。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专业村、一批新型的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主体正在形成。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土地流转的推进,促进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资源融合培育发展了女娲茶业、女娲银峰、女娲茗茶、八仙云雾、农盛绞股蓝、五和饮品、众鑫茧丝、八仙腊肉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特色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引资建成了天宝制药和北医大药业生产基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其中茶叶专业协会22个,养殖专业协会30个,蚕桑专业协会25个,中药材专业协会2个。龙头骨干企业与合作组织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开发,为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搭建了平台。土地、产业、技术、品牌、资金等要素资源逐步向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集聚,科技培训直接到大户或龙头企业主,由龙头企业和大户培训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入户的效果更加明显。如长安镇洪善存依靠科技特派员帮助修订完善了茶叶、绞股蓝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申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女娲有机茶标准综合体》和《无公害绞股蓝标准综合体》,填补了地方农业标准和陕西省有机茶、无公害茶饮品标准的空白,依靠科技特派员帮助引进采茶、制茶、修剪成套 机械化设备和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带动了全县茶业的发展和进步。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有所加快。通过土地有序流转,有效解决了耕地撂荒和产业园弃管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就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流出户农民不但从土地流转价格中得到实惠,而且部分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在提供劳务中获取劳动工资收入,使众多农民不出家门就找到了就业渠道。如长安镇中坝村大户凌久成流入本镇中原村茶园180亩,流转本村农户水田75亩建立高效茶园,年均收入达到150万元,每年支付租金8万元,支付农民劳务工资30万元;长安镇中坝村女能人田珍流入邻近梁桥村农户精品茶园250亩,每年收入过百万,向农户支付租金12万元,向农民支付劳务费2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县推行的土地流转,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是多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土地仍为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恋土情结浓厚结不愿流转,有的甚至撂荒也不愿流转,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也有的怕转出后,政策一变失去承包权,就会没有依靠和不安全;二是不少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比较严重,小富即安,投资兴业怕担风险,务工经商怕丢地权,满足于守土经营或交亲戚耕种比较放心;三是部分业主怕土地流转政策不稳定,不敢大胆投入;四是部分承包业主认为土地流转期短的多,期长的少,这种情况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配套服务不到位。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不到位,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农民仍主要依赖土地收入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养老等问题;二是土地流转工作服务不到位,虽然乡镇已成立土地流转的服务机构,但由于受交通、人员、经费等限制,不易及时有效地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的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调解合同纠纷等服务。

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县城镇化、工业化相对滞后,农业产业规模较小,流出户的农民就业环境仍不宽松,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民进城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能力较差,从事其他行业打工不易取得比经营土地更好的效益,一些农民仍然是一边务农,一边到社会打零工维持生计,因而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差仍是制约我县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强势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形成难。由于原始积累普遍不足,现有的产业大户进一步聚集大规模农业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新的产业大户形成较为困难。一是受山区自然条件所限,县农村坡地自然分布较为分散,无形中加大了承包者的投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土地流转;二是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有能力大规模经营土地的能人大户还只是极少数;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从事农业开发和经营的投资者仍偏少,土地规模经营缺乏有效载体;四是农业比较效益整体(来源:文秘站 )偏低,农业开发又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的影响,外来业主对投资开发农业极为慎重,真正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农业资源流转、实施规模经营的比较少。

资金扶持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一是财政资金十分有限,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力不从心;二是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额度的资金投入,而承包业主在流转初期一般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从金融信贷部门贷款往往必备条件不足,资金受限,使其规模难扩大,效益难提高;三是农业项目偏少,比较效益低,风险相对大,致使招商引资难,项目实施难。

四、建议和意见

代表们通过视察调研,经过分析思考,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质量和效益,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优越性,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中央省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要求,引导农民知晓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和政策,做到依法、自愿、有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通过典型示范,使广大农民和承包业主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土地流转。

提供优质服务,为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这种服务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优质高效的服务,一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继续切实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综合协调、统一领导当地的土地流转工作。二要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作用,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三要认真解决土地纠纷这一土地流转后易产生的遗留问题,如果解决不到位,势必影响整个土地流转工作。针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实际,县、乡两级应考虑建立强有力的专门仲裁机构,着力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排除隐患。四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子女教育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作为唯一社会保障的现象逐步引向依靠社会保险和保障功能上来,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拉动力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使其获得稳固的非农产业收入,保持土地流转制度的稳定。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当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措 施来抓。一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拓农民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就业能力。三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四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序输出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五是对没有输出条件的农村劳动力,也要扶持引导其就地发展二、三产业,稳定增加收入。

加快培育和发展大户龙头,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可靠支点。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业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一是巩固并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瞄准市场,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茶桑畜药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好基础,努力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二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搞好技术创新,通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零星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向龙头企业流转,使土地在交易市场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扶持机制,侧重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各级财政每年要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鼓励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支持壮大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重点产业和发展龙头企业。要通过建立财政扶持机制,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倾斜,集中打造优势产业,真正发挥资金效能。二是建议金融信贷部门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付诸实际行动,把参与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三是切实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土地流转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项目实施力度。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要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从资金、科技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力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3篇:浅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人力投入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白果树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基于该村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人力投入情况,总结出不同时期人力投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重点讨论了政策对于人力投入的影响。文章指出,现阶段农业对于农民重要性的下降以及水利设施的外部性是造成目前水利设施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人力投入

中图分类号:F3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0-0020-0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供给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避免各种农业产量大幅波动的重要保证。人力投入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从建国时期到现在,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情况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建国初期、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两工时期、一事一议时期。不同时期中,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政策和其他条件差别很大,其中,对于人力供给的影响最大。因此,研究不同阶段人力投入的特点,比较不同政策的效果,将有助于通过政策改善来提高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人力投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 研究现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提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贾康、孙洁(2006)提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在区分了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后,由于供给主体单一,仅依靠政府,而基层政府的财权又与其事权不呼应,因此,提供不足;而且供给决策“自上而下”,造成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因此,需要私人部门更多的参与,以提高供给水平与效率。张增国、贺暾(2007)则提出,由于我国农村的乡土性、非政府性,使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可以具有较大的自发性,而激励机制的适应性设计将有效激发这种自发性。

一部分研究比较了以前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张军、蒋琳琦(1997)提出,1949 年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状况与农村政策体制变迁紧密关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倪炎平、钱焕欢(2007)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特点:建国初期,农村以“均田制”为基础,主要通过农户互助合作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时期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高潮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体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村资源,尤其是“工分制”分摊人力成本,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空前高涨,奠定了我国农田水利的框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于集体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而农户本身投资意愿与投资能力不足,因此,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主体呈现缺位状况,农田水利建设陷入低迷;两工时期(1991 年国务院颁布《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重要条例》规定,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一定的积累工和义务工,以活劳动的形式分摊农村公共品的部分人力成本),由于强制人力资源供给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得这一时期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有所回升;而到了一事一议时期,随着两工的取消,以及一事一议并没有真正成为农村决策的有效手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又一次空缺,其状况停滞不前。

针对动员过程中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文章进行了探讨。其中付萍、高颜等(2007)在临沂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认为应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方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时期主要靠政府动员的行政手段,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两工”制度硬性规定农民投工,由于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要搞好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民主议事,进一步发展民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要通过“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的方式,以农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和基层水管单位为载体,引导农民变被动为主动,继续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

在这些研究中,采用的多是宏观视角,较少从农民自身出发;另一方面,他们在考虑人力投入时没有详细分析各个时期的不同政策对于人力投入的不同影响。事实上,若要解决我国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不足,政策的有效激励是十分关键的。因此,通过对于一个典型村的调研,比较不同的政策对于人力投入的影响,我们希望可以对目前的政策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 基于调研的人力资源分析

1、调研地点

我们的调查地点选在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白果树村(现观音井村前身之一)。作为我国西部的年轻直辖市,重庆市既是农业大市,也是水利大市。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地处重庆西部,属亚热带湿润区,具有春早霜期短、夏热多伏旱、晚秋多阴雨、冬短少严寒的气候特点。永川区是以农业为主的行政区,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豆类和薯类等作物,经济作物有柑桔、蚕桑、甘蔗等。

来苏镇位于永川西南部,总面积9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41公顷,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5.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5万人。来苏镇水资源丰富,有长江支流永川河(上游称来苏河)流经境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齐备,有中型水库1座:关门山水库;小型水库2座:革命水库、团结水库;以及各种小型水利设施堰、塘、沟、渠几十余处,是永川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较好的行政镇之一。

白果树村(现观音井村前身之一)是来苏镇所有村中农田水利设施最发达、历史资料保存最完好的行政村。该村由10个村民小组(生产队)组成,共507户,1565人,面积约102.67公顷,其中农业用地1.1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带为主。全村共有水库1座:团结水库;堰、塘18口(道),其中私人9口(道),集体9口(道);灌溉渠约3300米;排洪渠约1200米;机灌站、电管站4座。

2、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该村村民和村干部的访谈调查发现,1949年后,白果树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下,投入资源的动员情况有着显著差异,其中以人力资源的投入差别最为明显。

(1)建国初期(1949-1956)。这一时期白果树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整修旧有堰塘上。由于是解放初期,土地“均田”,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也抱有很高的热情。对于公有堰塘,采取村组织号召、村民自愿参与的方式,因为村民极高的热情因此人力投入充足;而对于私人堰塘,由于农民自身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其与经济利益的直接挂钩,对于维修自家堰塘也较为积极。总体来说,这一时期较好地修缮了解放前留下的堰塘,人们自愿投入人力,积极性较高。

(2)时期(1956-1983)。时期是白果树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主要时期,几乎所有大中型水利设施以及其配套设施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包括关门山水库、团结堰以及其配套的沟渠,小型堰塘,电灌站等。这一时期修建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采用“劳动替代资本”的方式,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劳动投入来完成建设工作。由于“工分制”的劳动计量方式与公共产品的分配相挂钩,而参与修建水利设施与进行农业生产计入的工分相同,同时工作较为轻松,对有一定技术的人,如“石匠”等,计入高于农业劳动的工分,因此,人力投入十分充足。另一方面,在初期,村民怀有一种淳朴的对于社会主义的热情,使他们非常愿意响应国家“大兴水利”的号召,积极参与到水利设施的修建中。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83-1993)。这一时期,由于土地分归各家各户单独经营,水利设施的外部性凸显出来,分散经营的各个农户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修建集体受益的农田水利设施,因此,白果树村在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修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对于以前修建设施的维护也很少,村级组织号召农户集体出工修缮时,愿意出工的人很少,效率也较低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关门山水库由于城市用水的压力不再有规律地对农田灌溉进行放水,再加上沟渠损坏的比较严重,对于灌溉的帮助逐渐下降,不仅农民没有动力投入修缮,而且村级组织的号召也越来越少。在电灌站的使用上,采取了谁使用、谁缴费的方式,由村里统一收费。由于长期无人看管与维护,电灌站的设施逐渐被盗取或损坏,而村里又无钱维修和购置新的设备,电灌站逐渐停止了使用。

这一时期,人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利设施作为准公共品的外部性,进行人力投入并不能得到这些投入带来的全部收益,大家都有搭便车的强烈动机,由于没有有效的组织手段,因此,人力投入缺口越来越大。此外,这一时期享受着时期留下的水利设施,前期对于农田生产基本够用,因此,投入建设的动机也就相应较弱。

另一方面,私人修建的堰塘开始逐渐出现。虽然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堰塘修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农业灌溉,而是养鱼等其他经济目的,但是在客观上帮助了农业灌溉的进行:堰塘周围的农田在缺水时会从堰塘中抽水进行灌溉,一般会使用堰塘主的抽水设备,并缴纳一部分费用。

(4)两工时期与一事一议时期(1993―)。将这两个时期并在一起的原因,在于白果树村“两工”政策执行的并不好,不仅出工的比例不高,而且几乎没有义务工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仅有的义务劳动多用于修建村级公路。因此,在这两个时期中,人力资源投入的状况并没有较大变化,特点基本相同:对于水利设施人力资源投入的淡漠。在这段时间,水利设施的修建与修缮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相同,都是基本停滞。但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于时期的基础,水利灌溉还是能够基本满足的。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损毁以及水库本身停止供水,到两工开始时期,大型的水利及其配套设施几乎已经废弃,无法满足灌溉需要。因此,农业灌溉与水利设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同时,在这个时期,私人修建的堰塘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公共大型水利设施的缺乏,下表中所示的私人堰塘,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但是,私人堰塘在农田灌溉上的效率相比大型水利设施毫无疑问比较低下,并不节约农业成本。

而且,在调查中,农民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水利设施的强烈需求愿望,而是满足于在天气十分干旱时去堰塘中提一些水应付一下灌溉。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都已经不再是农业收入,而是打工收入或者其他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没有动力去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因此也就没有对于水利设施的强烈需求,自然也就不会积极投入人力资源修缮水利。这种缺乏性,已经超出了一般由于外部性造成的供给不足,而是农民自身需求量的下降,即使满足农民的需求,也没有达到社会最优。

三、结论

综合以上各个时期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的人力资源投入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如图:

人力资源的投入从建国开始逐步提高,在时期达到高潮,而之后呈现迅速下降趋势,在两工取消一事一议的现状下,农民几乎不会提供人力资源。而相应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情况(Supply)和农民的需求(Private Demand)也呈现出以下特点:

在不同时期,正是人力投入的不同导致了水利设施供给的不同,而目前,由于人力投入的不足,水利设施供给状况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状况了;更为严重的是,农民自身由于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相较于外出打工的收入较低,因此对于农业依赖的减弱,对于水利设施的需求也已经低于社会最优(Social Demand),后者考虑到农业对于整个国家的作用而持续增加。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外部性问题,使得水利设施可以由于农民自身人力投入而满足自身需求,也无法满足社会最优需求。

对于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集中起来,使一部分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动力也有能力去提高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主动提供人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4号)[EB/OL].www.省略/zwgk/2007-01/26/content_509904.htm 2007-01-16.

[2] 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 刘铁军、郭洁、董晓绘.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缺位原因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4,(08):57-58.

[4] 倪焱平、钱焕欢.中国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6):142-144.

[5] 黄莹莹、朱凤琴.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业基础设施研究――合肥郊县农业基础设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

[6] 马三群.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刻不容缓――对镇江市部分丘陵地区乡村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江苏农机与农艺,2001,(06):4-5.

[7] 刘俊、龙长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2003,(12):11-12.

[8] 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J].世界经济文汇,1997,(05):3-14.

[9] 王爱军.对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6):15.

[10]唐传义.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突破[J].中国水利 2006,(01):44-46.

[11]顾敏君、谢家智.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浅见[J].重庆社会科学,2005,(05):19-22.

[12]张志英、夏丽萍、张丽宇.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03):66-68.

[13]付萍、高颜、徐启涛、王丽芹、公臣.临沂市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J].山东水利,2006,(08):31-32.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4篇:人大关于土地流转情况视察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特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建议和意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土地流转价格市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有所加快、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配套服务不到位、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强势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形成难、资金扶持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提供优质服务,为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培育和发展大户龙头,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可靠支点、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根据安排,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于200*年9月25日至26日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调研活动。视察调研组以城关镇为主要调研对象,实地察看了该镇龙头村、普济寺村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情况,并与镇、村负责人、产业大户和农户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视察结束后,召开了专题视察调研座谈会,听取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各位省市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对进一步推进**县新农村建设及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特点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优化农业生产要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优质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针对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以土地为主的农业资源流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农业资源的有序流转,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和主导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据调查了解,止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达2.3万亩,占全县农用耕地总面积的5%,涉及茶叶、绞股蓝、蚕桑、中药材、畜牧业和实施退耕还林等方面,其中茶饮产业流转土地1.5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三分之二。从调查的情况看,**县的土地流转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在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3万亩中,水田约4000亩,旱地约1.4万亩,流转坡地实施退耕还林4600亩,涉及流出2081户,流入754户。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转包型,即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的经营权转移给其他业主,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这种类型占60%以上;二是互换型,为了耕种方便、发展规模经营或发展优势产业的需要,农户之间或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串换承包地;三是租赁型,即承包方将土地租赁给其他业主生产经营;四是入股型,即承包方将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经营,实行按股分红;五是转让型,即原承包方申请并经发包方同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他人经营。

2、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2001年前,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自发进行,以转包为主。近年来,流转主体逐步拓展,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除一般农户外,农村产业大户、外地能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业主等也都纷纷租地、包地开发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和扩大产业规模经营。

3、土地流转价格市场化。土地流转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农民在出租或转让土地使用权中获得收益,近年来,**县坚持和完善实物地租的形式约定流转费,按国家颁布的相应粮食中准指导价折价计算兑现,有效保护了流出流入户的利益。

二、取得的成效

**县是一个自然环境优越、绿色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厚实的山区农业县。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深入,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流转的规模逐年扩大,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实施,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区域特色进一步凸现。目前,长安、八仙、广佛、洛河、三阳、大贵、正阳、城关等乡镇茶叶产业彰显优势,绞股蓝产业在长安、城关、大贵、三阳初具特色,兴隆、西河、老县、三阳、女娲山、洛河等乡镇的蚕桑初成规模,八仙、正阳、广佛的中药材生产蓬勃兴起,以生猪为主导的养殖业在全县呈燎原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茶园面积已达到11万亩,绞股蓝种植面积2.5万亩,产茶达到2560吨(其中绞股蓝茶650吨),茶饮综合产值达到2.3亿元;全县生猪、白山羊、家禽饲养量分别为38万头、20万只、100万羽,全县养殖业收入2.5亿元;全县桑园面积9万亩,年养蚕6万张,蚕业收入(不含工业)3600万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值5000万元。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绿色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

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通过土地有序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大户、龙头企业集聚,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基地,促进了主导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显示,培育百亩以上茶饮大户74户,年养蚕10张以上大户226户,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500户(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正大模式养殖示范户312户),种植50亩以上中药材大户104户。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专业村、一批新型的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主体正在形成。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土地流转的推进,促进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资源融合培育发展了女娲茶业、女娲银峰、女娲茗茶、八仙云雾、农盛绞股蓝、五和饮品、众鑫茧丝、八仙腊肉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特色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引资建成了天宝制药和北医大药业生产基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其中茶叶专业协会22个,养殖专业协会30个,蚕桑专业协会25个,中药材专业协会2个。龙头骨干企业与合作组织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开发,为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搭建了平台。土地、产业、技术、品牌、资金等要素资源逐步向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集聚,科技培训直接到大户或龙头企业主,由龙头企业和大户培训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入户的效果更加明显。如长安镇洪善存依靠科技特派员帮助修订完善了茶叶、绞股蓝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申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女娲有机茶标准综合体》和《无公害绞股蓝标准综合体》,填补了**地方农业标准和陕西省有机茶、无公害茶饮品标准的空白,依靠科技特派员帮助引进采茶、制茶、修剪成套机械化设备和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带动了全县茶业的发展和进步。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有所加快。通过土地有序流转,有效解决了耕地撂荒和产业园弃管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就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流出户农民不但从土地流转价格中得到实惠,而且部分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在提供劳务中获取劳动工资收入,使众多农民不出家门就找到了就业渠道。如长安镇中坝村大户凌久成流入本镇中原村茶园180亩,流转本村农户水田75亩建立高效茶园,年均收入达到150万元,每年支付租金8万元,支付农民劳务工资30万元;长安镇中坝村女能人田珍流入邻近梁桥村农户精品茶园250亩,每年收入过百万,向农户支付租金12万元,向农民支付劳务费2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县推行的土地流转,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是多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土地仍为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恋土情结浓厚结不愿流转,有的甚至撂荒也不愿流转,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也有的怕转出后,政策一变失去承包权,就会没有依靠和不安全;二是不少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比较严重,小富即安,投资兴业怕担风险,务工经商怕丢地权,满足于守土经营或交亲戚耕种比较放心;三是部分业主怕土地流转政策不稳定,不敢大胆投入;四是部分承包业主认为土地流转期短的多,期长的少,这种情况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配套服务不到位。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不到位,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农民仍主要依赖土地收入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养老等问题;二是土地流转工作服务不到位,虽然乡镇已成立土地流转的服务机构,但由于受交通、人员、经费等限制,不易及时有效地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的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调解合同纠纷等服务。

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县城镇化、工业化相对滞后,农业产业规模较小,流出户的农民就业环境仍不宽松,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民进城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能力较差,从事其他行业打工不易取得比经营土地更好的效益,一些农民仍然是一边务农,一边到社会打零工维持生计,因而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差仍是制约我县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强势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形成难。由于原始积累普遍不足,现有的产业大户进一步聚集大规模农业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新的产业大户形成较为困难。一是受山区自然条件所限,**县农村坡地自然分布较为分散,无形中加大了承包者的投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土地流转;二是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有能力大规模经营土地的能人大户还只是极少数;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从事农业开发和经营的投资者仍偏少,土地规模经营缺乏有效载体;四是农业比较效益整体偏低,农业开发又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的影响,外来业主对投资开发农业极为慎重,真正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农业资源流转、实施规模经营的比较少。

资金扶持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一是财政资金十分有限,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力不从心;二是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额度的资金投入,而承包业主在流转初期一般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从金融信贷部门贷款往往必备条件不足,资金受限,使其规模难扩大,效益难提高;三是农业项目偏少,比较效益低,风险相对大,致使招商引资难,项目实施难。

四、建议和意见

代表们通过视察调研,经过分析思考,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质量和效益,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优越性,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中央省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要求,引导农民知晓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和政策,做到依法、自愿、有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通过典型示范,使广大农民和承包业主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土地流转。

提供优质服务,为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这种服务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优质高效的服务,一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继续切实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综合协调、统一领导当地的土地流转工作。二要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作用,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三要认真解决土地纠纷这一土地流转后易产生的遗留问题,如果解决不到位,势必影响整个土地流转工作。针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实际,县、乡两级应考虑建立强有力的专门仲裁机构,着力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排除隐患。四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子女教育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作为唯一社会保障的现象逐步引向依靠社会保险和保障功能上来,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拉动力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使其获得稳固的非农产业收入,保持土地流转制度的稳定。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当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来抓。一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拓农民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就业能力。三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四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序输出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五是对没有输出条件的农村劳动力,也要扶持引导其就地发展二、三产业,稳定增加收入。

加快培育和发展大户龙头,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可靠支点。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业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一是巩固并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瞄准市场,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茶桑畜药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好基础,努力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二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搞好技术创新,通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零星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向龙头企业流转,使土地在交易市场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扶持机制,侧重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各级财政每年要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鼓励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支持壮大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重点产业和发展龙头企业。要通过建立财政扶持机制,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倾斜,集中打造优势产业,真正发挥资金效能。二是建议金融信贷部门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付诸实际行动,把参与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三是切实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土地流转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项目实施力度。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要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从资金、科技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力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5篇: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为扎实开展好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全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我镇党委于10月10日—11日,分三个调研组组织人员对全镇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基本掌握近几年来我镇农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中心镇党委现有31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041名,正式党员1032名,预备党员9名,其中女党员111名,占党员总数的10.6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党员65名,占6.24%,36岁以上59岁以下的党员448名,占43.04%,60岁以上的党员528名,占50.72%;从文化结构看,高中及其以上42名,占4.03%,小学至初中643名,占61.76%,文盲195人,占18.73%;从党龄结构看,5年及其以下56人,6年至28年267人,29年至55年717名,56年以上1名;从业情况看,农业生产626人,外出务工422人,个体工商户12人,业主10人,无劳动能力393人;从经济状况看,特困党员83人,贫困党员125人,致富能手46人;流动党员情况,流出县外292人,县内流动59人,共351人。绝大多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各行政村负债在1.2万元至2.5万元之间;村党支部基本无活动经费,少数无活动室。

(二)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镇农村党组织建设基本上是完善的,无论是支部书记,还是班子成员,年龄和文化结构都是比较合理,相对成熟的,战斗力、凝聚力都比较强,随着体制调整,农业税停征,村级收入减少,全镇只有3个村有少量的集体经济收入,其余28个村均无集体经济收入,且村干部垫资较多,行政村负债较多,共计86万元,多数村有支部活动阵地,但目前尚有5个村无活动室,3个村租用活动整地,开展活动经费筹集难,开展党员活动召集难。虽然如此,但各支部都能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呈现如下特点:

1、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2、能够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大部分党员的思想状况整体是好的;

3、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能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5、能够与不良风气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以实际行动昭示着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经过抽样调查,80%以上的党员都认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及时的、受欢迎的。

二、主要问题

尽管绝大多数党支部和党员都能够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妇女党员偏少,仅占10%,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及下占到95%;

2、部分党员思想困惑迷茫。新形势下,不少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员队伍的主流,对党内个别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以偏概全,对党的前途产生怀疑,失去了信仰,丧失了政治荣誉感;个别党员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低级的、腐朽的、封建的迷信思想,背弃了马克思唯物主义;有的党员认为“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

3、少数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好。党员的政治热情下降,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责任感不强,言行不一致,带头不履行义务,拒绝完成任务,在群众中造成了极为不良的负面影响。

4、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开展集体活动难。村级负债重,村干部垫资的工作费用多。外出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3.72%,一些党员长期与支部失去联系,占14.12%,与党组织联系的少,参加组织活动少,开展集体活动难。

三、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改革大潮的影响。一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农村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整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没有及时加以改进,以及一些农村党员本身文化低、年龄大、思想素质较差,给工作开展造成一定障碍。二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一些党员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一些党员的价值选择出现困惑,产生了误区,人生观转轨、道德观混乱、是非观模糊、价值观扭曲,正确的理想信念淡化、动摇甚至丧失。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向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倾斜,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变成对金钱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一切向钱看”的信条。

(二)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教育流于形式的较多,脱离党员的思想实际,缺乏一定针对性和说服力。二是对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力度不够。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符其实的“下岗”党员。三是治党偏宽偏松。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处分的不处分,往往偏宽偏松,给党员和群众造成“只要不犯大错误,谁也抹不了他党籍”的印象。

(三)党员理论武装的力度不够。农村党员正面典型宣传少,对社会上流传的错误观点反击不力,造成党员思想困惑越积越多,乡村两级经费紧张,村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时间较少,一般村党支部1年只有2—3次;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分不员的权利与义务,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还有的党员思想片面,对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导致无根据的怀疑或悲观失望;甚至个别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理想信念动摇,严重堕落,甚至违法违纪。

(四)党员队伍新血液不新,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大多数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在家的少,有的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对策思考

(一)基本思路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立足教育,提高素质,注重实效,纯洁队伍”的工作思路,以学习教育、解决实际困难、扶贫攻坚、评优树模与处置不合格党员为重点,以两找为突破口,设置流动党员宣传辅导站。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活的季节性,建议集中在11至12月两个月,开展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形式上,以通过院坝会、听广播、看录象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主;在写作上,大部分党员写作能力交差,建议三职干部写相关材料,其他党员不作过高要求;在经费上,镇村两级财力若,建议将村先教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每村1000元的标准解决经费问题;在活动阵地上,建议县委与相关部门协调,租用学校空教室开展活动。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解决党员的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党性修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激励和引导党员发挥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使党员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成为先进思想理论和先进科学文化武装起来的优秀分子;保持行动上的先进性,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榜样;保持生产上的先进性,成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急先锋;保持作风上的先进性,成为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表率,增强党性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1、选准突破口,切实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从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严把入口。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要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工程,以把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为重点,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二是流通出口。不合格党员“出口”不畅,滞留在党内,将严重腐蚀党的肢体,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要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制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暂行规定》,严格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对确定为不合格限期改正的党员,实行帮教责任制,指定专人进行帮教,做到“无情”评议处置,有情帮教转化。对受劝退、除名处置的党员,不能“一出了之”,而要扎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其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是探索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争先创优”、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同时定期召开支委会,有针对性地对党员思想意识和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探索新途径,努力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进与加强结合,积极探索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探索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的阵地作用,强化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训中要因人施教,注意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增强针对性,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入党时间长的党员,注意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对年龄较轻、入党时间晚的党员,注意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促使其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二是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手段。要把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党员电教化普及率。

3、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党员致富本领。

结合农村实际,用光碟音响宣传。一是宣传农村实用技术,有针对性地播放生猪、蚕桑、甜橙专题片。二是开设农村法律法规服务窗口,宣传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节目。三是利用《农村科技》及先教明白纸进行宣传。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6篇:对于如何破解党建难点的实践与思考

健全创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解决乡村干部的热情焕发不起来,压力传不下去的问题。一是将乡上35名干部划分成五办一所一组,科级领导兼任各办主任,各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所有科级领导成员的分工与本办公室的职责对应,虚实结合,人尽其用,点对点,不重叠,不交叉,一竿子插到底,一肩扛死,中途人员、工作职责不平调,年终考核奖惩。二是将办公经费划拨到各办公室,月均一千元,使班子成员以及各办公室责权对等,为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三是把村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该给村上的不克扣,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元月份,县上拨的村级运转经费,除去报刊款,近20万元全部发了下去,去年村组干部和村上几大员的工资大幅度提高,今年开年后无一人离岗。3月份经济工作会上兑现目标责任制奖又是一万多。四是把责任书签硬,对村上的考核来实的、动真的。07年的考核先由涉及考核内容的办公室提出考核分值,表彰奖励前由各办主任作考核说明,无异议后,严格依照考核分数进行表彰奖励。一改过去副职领导和一般干部老抱怨无权无位,在村干部中无威信,村组只听主要领导的。五是制定执行了一些比较管用的制度。乡上实行两支笔管理,管人管钱各一支,乡长管财务,书记管干部,一天以上必须向书记写请假条请假,每月公布考勤。工作督办由书记亲自负责,每周日的晚上由各办公室主任(班子成员)汇报上周的工作,谈下周的打算,两次无故没完成的,以《中池情况》报两办和组织人事部门,人都有脸面,目前无一例。今年中省两会期间,为了把重点对象稳定在当地,乡上共摸排上访对象16人,开始几天,采取领导带干部进行掌控,效果不好,让人不放心。后来我们确定16名领导和责任心强的干部,安排了一点工作经费,实行一对一帮扶,责任落实,没有推诿的余地后,一下就稳住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越级上访的,这个办法我们要求要管到年底。厕所卫生,原来或由各办公室轮流值周值日,或划分成组,一名领导带几名干部值周,几种方法都试过,由于责任不明确,效果不理想,后来实行点对点,单兵作战,一人一周,公布值周人的姓名,很快就正规了。这些书面的、会上宣布的制度规定正在管理中发挥着作用。

推行“阳光政务”,服务窗口前移,化解干部气不顺,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一是按照去年邹书记在“五小工程”观摩座谈会上的指示要求,春节过后一上班,我们就着手将乡政府前院的一间车库改成办公室,司法所、综治办、群众工作站、乡调解委员会、安全生产办整合为一支队伍,集中办公,每天必须有人负责接待,早早的开门,天黑了再关门,其余的下乡搞调解,摸排情况。作出“累了歇歇脚,渴了喝杯水,有话慢慢说,有事马上办”服务承诺,努力使这间办公室成为群众小憩的驿站、接受诉求的回音壁。二是向群众公布乡上所有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分工、岗位职责、手机号,各办公室分布示意图,各办公室上半年重点工作项目内容、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党务、政务、财务、计生、土地等审批项目、审批权限、具体经办人姓名,乡干部当天的去向公示,方便群众办事。三是涉及铺设通村路、基建工程确定工程队和价格等较大的事项,采取自下而上提交班子会集体研究决定。财务支出实行三加一会签,定期公布。年度考核、向上推荐后备干部、培养发展党员都要张贴书面的公告,是热点、焦点,就让灿烂的阳光,群众的眼光照一照,看一看。使干部群众消除疑虑,心正气顺,利于工作。四是督促落实村财乡管村用,村务财务公开,各村活动室都安了便民电话,村干部实行轮流坐班。

以“双承诺”为抓手,应对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搞好结合:一是村党支部的承诺与本村年度目标责任相对应、相结合;二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承诺内容时充分调研,因地因人而异,突出重点,使承诺的内容既有压力,通过努力又能达到,既有党建等方方面面柔性内容,又有产业发展等刚性指标,既有自身家庭发展的目标,又有本村本组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的内容,内容不在多,重在起作用;三是在确保践诺上,与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纪制度相结合。创造诚信践诺光荣,失信失言丢份儿的氛围,对于长期不尽党员义务,不履行承诺的党组织和党员,依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运用“五步工作法”,破解事情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过去,在乡村组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为当地的发展,为群众办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调研少,情况掌握得不准,不规范,不按必经的程序办,方法简单,盲目决策,村两委与群众两张皮,一头热一头冷,结果出现好事办不好,甚至使事情办不成。“五步工作法”是农村工作的科学决策操作规程和有效方法,是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干部“不会干”问题症结的一剂解药。今年以来,我们在大力推行“五步工作法”过程中注意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宣传培训关。教育引导广大村组干部,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它是个好方法,摒弃怕啰嗦嫌麻烦的心理,主动学习并熟练运用;二是守住审批关。对通村路打底子集资等群众关注的各种事项严格把关,不按“五步工作法”确定上报的,乡上一律不审批、不支持;三是严把查纠关。没按“五步工作法”办,不考虑客观实际,方法简单粗暴,主观臆断,一意孤行,事情办砸,好事办坏,造成损失,群众不满意,有意见,引起上访的,追究责任,及时纠正。

抓班子、建队伍,五措并举强基础,有效遏制个别村组选用干部后继乏人,党员老化问题的发生。在村组干部、党员队伍建设上,抓了培、育、用、管、爱五个环节。特别是在培养上,首先要求要有数量,各支部每年不能有空白,有较多的选用对象,才能选到理想的人。其次是因人而异,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把满手老茧,务自家庄稼在行,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点子不多,方法少,思想保守的发展成普通党员,把年纪轻,脑子灵光,办法足点子多,手脸光堂(基本脱离农活),守法致富,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发展成党员后,还要作为村后备干部培养锻炼,成熟了的大胆及时使用。今年初任用的裕民村支部书记陈尚典,30多岁,高中文化,是乡电管所的农民工,能说会道,会电脑,大堰村女文书李淼,不到30岁,家里开着农资商店,既有文化,又很泼辣,在去年修路打底子村民集资过程中又得到锻炼,今年换届准备让她当村主任,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

突出早,做好村“两委”换届准备,勤思考,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方法。考虑到六、七月份就要进行村“两委”换届,春节过后我们就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考察,乡经济工作会前已经进行了调整。近期又在各种会议上进行宣传吹风,围绕县委工作会“双过半”目标,针对年纪大的村干部,告诉他们换届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只要身体许可,只要努力工作,作出成绩,年龄大一点也可以再当,同时告诫其他村干部,不好好工作,产业发展不上去,路修不好,村上不稳定,群众老告状,想当也不一定当的成,稳定他们的思想,防止他们思想波动,懈怠工作,影响全局。为了维护一方稳定,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3月份,开乡人大例会前,我们将县乡人民代表划分为五个活动小组,明确了活动地点和召集人,安排了一点活动经费,要求每两个月活动一次。另外,对48名本乡绅士名人我们也全部吸收进组织,成立了乡政协学习组,下设两个小组,成立后已经开了两次学习活动会,像集镇改造美化等一些事情比过去好办一些了,有效果。

党建工作成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蚕桑产业,春季栽桑480亩,芽改35万株,发种3000张(早春已发2634张,晚春可发400多张,比去年同期增加500张);畜牧生产,新建正大模式圈舍30户,占全县的近六分之一;招商引资了3个厂,润旺肠衣厂已生产了两个月,玻璃纤维厂已签协议,这个月就开工,东沙河村支部书记牵头办东沙河农产品公司正在筹备;干部离职创业的2人,家庭创业104人,返乡创业的17人(其中总投资300万元,高益村返乡青年赵小明个人投资50万元在民主村兴办普陀岭农业生态示范园,20亩场地已平整完毕。深圳同乡会会长、双益村外出创业办厂的陈小江准备在原五坪学校援建一个刨花板厂送给乡上,所产生利润用于扶贫帮困的项目也正在联系之中);23公里通村路路基已全部作好,开始铺设水泥路面,到今年年底,全乡16个村将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群众盼了多年的西沙河大桥近期开工,年底即可投入使用;今年农村人均收入将超县上下达的计划200元以上。目前,乡村班子团结,干群思想稳定,五保低保应保尽保,民生无忧,中池赶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加快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7篇:对于如何破解党建工作难点的实践与思考

健全创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解决乡村干部的热情焕发不起来,压力传不下去的问题。一是将乡上35名干部划分成五办一所一组,科级领导兼任各办主任,各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所有科级领导成员的分工与本办公室的职责对应,虚实结合,人尽其用,点对点,不重叠,不交叉,一竿子插到底,一肩扛死,中途人员、工作职责不平调,年终考核奖惩。二是将办公经费划拨到各办公室,月均一千元,使班子成员以及各办公室责权对等,为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三是把村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该给村上的不克扣,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元月份,县上拨的村级运转经费,除去报刊款,近20万元全部发了下去,去年村组干部和村上几大员的工资大幅度提高,今年开年后无一人离岗。3月份经济工作会上兑现目标责任制奖又是一万多。四是把责任书签硬,对村上的考核来实的、动真的。07年的考核先由涉及考核内容的办公室提出考核分值,表彰奖励前由各办主任作考核说明,无异议后,严格依照考核分数进行表彰奖励。一改过去副职领导和一般干部老抱怨无权无位,在村干部中无威信,村组只听主要领导的。五是制定执行了一些比较管用的制度。乡上实行两支笔管理,管人管钱各一支,乡长管财务,书记管干部,一天以上必须向书记写请假条请假,每月公布考勤。工作督办由书记亲自负责,每周日的晚上由各办公室主任(班子成员)汇报上周的工作,谈下周的打算,两次无故没完成的,以《中池情况》报两办和组织人事部门,人都有脸面,目前无一例。今年中省两会期间,为了把重点对象稳定在当地,乡上共摸排上访对象16人,开始几天,采取领导带干部进行掌控,效果不好,让人不放心。后来我们确定16名领导和责任心强的干部,安排了一点工作经费,实行一对一帮扶,责任落实,没有推诿的余地后,一下就稳住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越级上访的,这个办法我们要求要管到年底。厕所卫生,原来或由各办公室轮流值周值日,或划分成组,一名领导带几名干部值周,几种方法都试过,由于责任不明确,效果不理想,后来实行点对点,单兵作战,一人一周,公布值周人的姓名,很快就正规了。这些书面的、会上宣布的制度规定正在管理中发挥着作用。

推行“阳光政务”,服务窗口前移,化解干部气不顺,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一是按照去年邹书记在“五小工程”观摩座谈会上的指示要求,春节过后一上班,我们就着手将乡政府前院的一间车库改成办公室,司法所、综治办、群众工作站、乡调解委员会、安全生产办整合为一支队伍,集中办公,每天必须有人负责接待,早早的开门,天黑了再关门,其余的下乡搞调解,摸排情况。作出“累了歇歇脚,渴了喝杯水,有话慢慢说,有事马上办”服务承诺,努力使这间办公室成为群众小憩的驿站、接受诉求的回音壁。二是向群众公布乡上所有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分工、岗位职责、手机号,各办公室分布示意图,各办公室上半年重点工作项目内容、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党务、政务、财务、计生、土地等审批项目、审批权限、具体经办人姓名,乡干部当天的去向公示,方便群众办事。三是涉及铺设通村路、基建工程确定工程队和价格等较大的事项,采取自下而上提交班子会集体研究决定。财务支出实行三加一会签,定期公布。年度考核、向上推荐后备干部、培养发展党员都要张贴书面的公告,是热点、焦点,就让灿烂的阳光,群众的眼光照一照,看一看。使干部群众消除疑虑,心正气顺,利于工作。四是督促落实村财乡管村用,村务财务公开,各村活动室都安了便民电话,村干部实行轮流坐班。

以“双承诺”为抓手,应对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搞好结合:一是村党支部的承诺与本村年度目标责任相对应、相结合;二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承诺内容时充分调研,因地因人而异,突出重点,使承诺的内容既有压力,通过努力又能达到,既有党建等方方面面柔性内容,又有产业发展等刚性指标,既有自身家庭发展的目标,又有本村本组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的内容,内容不在多,重在起作用;三是在确保践诺上,与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纪制度相结合。创造诚信践诺光荣,失信失言丢份儿的氛围,对于长期不尽党员义务,不履行承诺的党组织和党员,依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运用“五步工作法”,破解事情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过去,在乡村组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为当地的发展,为群众办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调研少,情况掌握得不准,不规范,不按必经的程序办,方法简单,盲目决策,村两委与群众两张皮,一头热一头冷,结果出现好事办不好,甚至使事情办不成。“五步工作法”是农村工作的科学决策操作规程和有效方法,是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干部“不会干”问题症结的一剂解药。今年以来,我们在大力推行“五步工作法”过程中注意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宣传培训关。教育引导广大村组干部,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它是个好方法,摒弃怕啰嗦嫌麻烦的心理,主动学习并熟练运用;二是守住审批关。对通村路打底子集资等群众关注的各种事项严格把关,不按“五步工作法”确定上报的,乡上一律不审批、不支持;三是严把查纠关。没按“五步工作法”办,不考虑客观实际,方法简单粗暴,主观臆断,一意孤行,事情办砸,好事办坏,造成损失,群众不满意,有意见,引起上访的,追究责任,及时纠正。

抓班子、建队伍,五措并举强基础,有效遏制个别村组选用干部后继乏人,党员老化问题的发生。在村组干部、党员队伍建设上,抓了培、育、用、管、爱五个环节。特别是在培养上,首先要求要有数量,各支部每年不能有空白,有较多的选用对象,才能选到理想的人。其次是因人而异,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把满手老茧,务自家庄稼在行,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点子不多,方法少,思想保守的发展成普通党员,把年纪轻,脑子灵光,办法足点子多,手脸光堂(基本脱离农活),守法致富,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发展成党员后,还要作为村后备干部培养锻炼,成熟了的大胆及时使用。今年初任用的裕民村支部书记陈尚典,30多岁,高中文化,是乡电管所的农民工,能说会道,会电脑,大堰村女文书李淼,不到30岁,家里开着农资商店,既有文化,又很泼辣,在去年修路打底子村民集资过程中又得到锻炼,今年换届准备让她当村主任,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

突出早,做好村“两委”换届准备,勤思考,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方法。考虑到六、七月份就要进行村“两委”换届,春节过后我们就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考察,乡经济工作会前已经进行了调整。近期又在各种会议上进行宣传吹风,围绕县委工作会“双过半”目标,针对年纪大的村干部,告诉他们换届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只要身体许可,只要努力工作,作出成绩,年龄大一点也可以再当,同时告诫其他村干部,不好好工作,产业发展不上去,路修不好,村上不稳定,群众老告状,想当也不一定当的成,稳定他们的思想,防止他们思想波动,懈怠工作,影响全局。为了维护一方稳定,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3月份,开乡人大例会前,我们将县乡人民代表划分为五个活动小组,明确了活动地点和召集人,安排了一点活动经费,要求每两个月活动一次。另外,对48名本乡绅士名人我们也全部吸收进组织,成立了乡政协学习组,下设两个小组,成立后已经开了两次学习活动会,像集镇改造美化等一些事情比过去好办一些了,有效果。

党建工作成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蚕桑产业,春季栽桑480亩,芽改35万株,发种3000张(早春已发2634张,晚春可发400多张,比去年同期增加500张);畜牧生产,新建正大模式圈舍30户,占全县的近六分之一;招商引资了3个厂,润旺肠衣厂已生产了两个月,玻璃纤维厂已签协议,这个月就开工,东沙河村支部书记牵头办东沙河农产品公司正在筹备;干部离职创业的2人,家庭创业104人,返乡创业的17人(其中总投资300万元,高益村返乡青年赵小明个人投资50万元在民主村兴办普陀岭农业生态示范园,20亩场地已平整完毕。深圳同乡会会长、双益村外出创业办厂的陈小江准备在原五坪学校援建一个刨花板厂送给乡上,所产生利润用于扶贫帮困的项目也正在联系之中);23公里通村路路基已全部作好,开始铺设水泥路面,到今年年底,全乡16个村将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群众盼了多年的西沙河大桥近期开工,年底即可投入使用;今年农村人均收入将超县上下达的计划200元以上。目前,乡村班子团结,干群思想稳定,五保低保应保尽保,民生无忧,中池赶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加快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8篇: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2003年是XX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和新一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崭新局面。在组织的信任和安排下,我于2002年11月担任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成为新一届县委班子的组成成员。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加强锻炼,把握角色,准确定位,较好地履行了一名县委常委和办公室主任应尽的职责,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在创新中发展。按照县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有关规定,现将一年来我主管的办公室工作和联系的农口系统工作作简要述职:

一、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自身素质大力提高

中国有句俗话,人不学,要落后。同志也把“讲学习”放在“三讲”的第一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一直以来,我都十分清楚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市委关于我担任县委常委的任命决定宣布以后,一方面,我充分认识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另一方面,我也深感业务能力的不强和领导水平的差距。为此,我把勤于学习、修炼内功作为工作之余的第一要务,把大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增强新形势下党政领导干部“五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极力克服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拓展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综合能力有所增强,自身素质大力提高。一是转变学习观念,拓展学习领域,理论功底更加扎实。担任常委以前,我长期从事财政业务方面的工作,对财政金融的专业知识很重视,学得多,偶有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党建方面的知识。这一块一直是是我知识构成的薄弱环节。进入县委以后,我充分认识到弥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学好党的理论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于是,我在继续学好经济理论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党建理论的学习。先后翻阅了马克斯、列宁、、邓小平等几代伟人的思想巨著,特别研读了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一系列充满时代光辉的经典华章,相继写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二是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综合知识更加丰富。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认真参加市、县委组织的各种专题报告和会议培训,认真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在专心听,用心记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扬“钉子”精神,利用节假日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理论研究生班的学习,抽出一定时间尽量参加县委办公室“读书会”的专题学习。结合县委办公室同志年纪轻、学历高、知识新的特点,尝试“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新方法。抓住工作交办后的闲暇时机,与年轻同志交谈学习体会,探讨热门话题,争论时政焦点。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我不仅从年轻同志那里获取了不少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而且养成了随时浏览网络,关注最新动向的好习惯,取得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双赢效果,综合知识更加丰富。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实际联系紧密。在广泛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注重把学到的东西用于指导日常工作的实践。陆续撰写了《XX经营城市的几点思考》(刊载于《决策纵横》杂志)、《XX做大做强畜牧业的几点思考》(被市委办作为调研信息采用)、《践行“三个代表”,谋求创新发展,不断开创党委办公室工作新局面》(刊载于市委办公室《办公室工作》刊物上)等调研文章。与此同时,我还就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KKK河的综合整治、乡镇目标考核管理的创新等方面为县委出谋划策。四是提升认识层次,强化宗旨意识,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常委职务的担任和党的系统理论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念,政治敏锐性明显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以后,县十一次党代会关于XX发展战略通过以后,我倍感振奋和鼓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精神投身到XX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并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树立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好形象。

二、勤于做事,扮好角色,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从任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反复思考两个问题:办公室主任进常委意味着什么?办公室主任进了常委以后该做些什么?我的体会一是要兢兢业业,勤于做事,二是要准确定位,恰如其分地扮好“兵头将尾”的角色。一年来,我高标准要求,高起点定位,尽职而不越位,干事而不越权,主管和联系的各项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主管工作有新起色—办公室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创新了工作思路,规范了运作。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办公室工作思路(“123441”思路:实践一个理念、达到两条标准、拓展三个服务、强化四个意识、突出四项工作、带好一支队伍),使办公室工作在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内涵和服务的水平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转变和升华,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二是狠抓了内部建设,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按照“践行‘三个代表’,建设‘三型’(学习型、奉献型、务实型)机关,推进三个服务”的指导思想,高标准定位,结果式管理,办文办会、督查督办、接待、信息编报、后勤服务等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政研、保密等部门业务又上新台阶。大胆地创新和严格的管理进一步整合了办公室力量,全面提升了办公室的整体形象,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市委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县委的高度评价。

联系工作有新亮点—特色农业县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根据县委的分工,我主要负责联系农口系统的相关工作。一年来,我按照“指导、支持、督促”的指导思想,主动深入农业第一线,大力配合县委主要领导为推进特色农业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促进了“三农”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是认真做好发展规划。根据县委确立的建设特色农业县的基本框架,我抽出时间,分别召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农机、畜牧、扶贫、工赈、蚕司、烟办等所有涉农部门和重点乡镇,就各自涉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抓法进行探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汇总整理,就如何加快特色农业县的详细思路给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并促成了《县委农村工作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有力指导了全县农业的发展。二是加强项目的争取。主动参与项目的编制,筛选,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到省市争取项目。加强同大专院校的联系,县校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资金缺、压力大、困难多的不利情况下,我主动请缨,协同县水利局重新启动了KKK河的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对该工程可研方案的评审。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今年农口方面的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退耕还林、美好新村建设等工程大力推进;HHH河水利梯级开发实质性启动,RRR电站破土动工;农网改造全面结束,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兴建;TT水利改革稳步实施,“水产千吨镇”工程加紧推进。三是切实抓好调研督查。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走不得半点形式。在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仍尽可能多地深入乡镇村社、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就防汛抗旱、粮食种植、农民负担、烤烟、蚕桑、畜牧等重点农事和主要产业进行调研督办,掌握了解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情况。通过大量扎实工作的开展,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剔除“非典”的不利因素,农村仍喜获丰收。“烟、蚕、茶、桂、菌、笋、牧”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其产量产值在去年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农村专业协会快速发展。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元,比上年净增 元。

三、勤于反省,严格要求,廉政建设效果明显

办公室事多面广,由于其地位的重要和特殊,容不得丝毫差错,出不得半点纰漏。每天下来,我总要对全天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反省,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吸取教训。特别是对自己的言行严格检查,看是否违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准则。财政局长出生的我,深感做好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到县委办公室不久,就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对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财经纪律作了重申、健全和规定。坚持重大财务支出集体审核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好用规范,没有发生任何一起财务上的违纪违规行为。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主动向组织如实报告家庭收入情况和配偶子女的工作学习情况。

回顾2003年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基本上做到了尽职尽责。但离XX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委办公室的新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个人也还存在学习深度不够,开拓意识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大,领导方法和艺术尚需改进等问题和不足。2004年,是实现 “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按照县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增强“五种能力”,为加速推进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作出积极的努力。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9篇:县委书记目标管理述职报告

2009年,在市委和新一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崭新局面。在组织的信任和安排下,我于2009年1月担任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成为新一届县委班子的组成成员。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加强锻炼,把握角色,准确定位,较好地履行了一名县委常委和办公室主任应尽的职责,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在创新中发展。按照县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有关规定,现将一年来我主管的办公室工作和联系的农口系统工作作简要述职:

一、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自身素质大力提高

中国有句俗话,人不学,要落后。一直以来,我都十分清楚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市委关于我担任县委常委的任命决定宣布以后,一方面,我充分认识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另一方面,我也深感业务能力的不强和领导水平的差距。为此,我把勤于学习、修炼内功作为工作之余的第一要务,把大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增强新形势下党政领导干部“五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极力克服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拓展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综合能力有所增强,自身素质大力提高。一是转变学习观念,拓展学习领域,理论功底更加扎实。担任常委以前,我长期从事财政业务方面的工作,对财政金融的专业知识很重视,学得多,偶有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党建方面的知识。这一块一直是是我知识构成的薄弱环节。进入县委以后,我充分认识到弥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学好党的理论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于是,我在继续学好经济理论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党建理论的学习。先后翻阅了*等几代伟人的思想巨著,特别研读了新、“三个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一系列充满时代光辉的经典华章,相继写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二是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综合知识更加丰富。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认真参加市、县委组织的各种专题报告和会议培训,认真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在专心听,用心记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扬“钉子”精神,利用节假日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理论研究生班的学习,抽出一定时间尽量参加县委办公室“读书会”的专题学习。结合县委办公室同志年纪轻、学历高、知识新的特点,尝试“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新方法。抓住工作交办后的闲暇时机,与年轻同志交谈学习体会,探讨热门话题,争论时政焦点。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我不仅从年轻同志那里获取了不少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而且养成了随时浏览网络,关注最新动向的好习惯,取得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双赢效果,综合知识更加丰富。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实际联系紧密。在广泛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注重把学到的东西用于指导日常工作的实践。陆续撰写了《*经营城市的几点思考》(刊载于《决策纵横》杂志)、《*做大做强畜牧业的几点思考》(被市委办作为调研信息采用)、《践行“三个代表”,谋求创新发展,不断开创党委办公室工作新局面》(刊载于市委办公室《办公室工作》刊物上)等调研文章。与此同时,我还就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河的综合整治、乡镇目标考核管理的创新等方面为县委出谋划策。四是提升认识层次,强化宗旨意识,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常委职务的担任和党的系统理论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念,政治敏锐性明显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以后,县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发展战略通过以后,我倍感振奋和鼓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精神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并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树立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好形象。

二、勤于做事,扮好角色,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从任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反复思考两个问题:办公室主任进常委意味着什么?办公室主任进了常委以后该做些什么?我的体会一是要兢兢业业,勤于做事,二是要准确定位,恰如其分地扮好“兵头将尾”的角色。一年来,我高标准要求,高起点定位,尽职而不越位,干事而不越权,主管和联系的各项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主管工作有新起色—办公室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创新了工作思路,规范了运作。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办公室工作思路(“123441”思路:实践一个理念、达到两条标准、拓展三个服务、强化四个意识、突出四项工作、带好一支队伍),使办公室工作在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内涵和服务的水平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转变和升华,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二是狠抓了内部建设,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按照“践行‘三个代表’,建设‘三型’(学习型、奉献型、务实型)机关,推进三个服务”的指导思想,高标准定位,结果式管理,办文办会、督查督办、接待、信息编报、后勤服务等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政研、保密等部门业务又上新台阶。大胆地创新和严格的管理进一步整合了办公室力量,全面提升了办公室的整体形象,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市委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县委的高度评价。

联系工作有新亮点—特色农业县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根据县委的分工,我主要负责联系农口系统的相关工作。一年来,我按照“指导、支持、督促”的指导思想,主动深入农业第一线,大力配合县委主要领导为推进特色农业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促进了“三农”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是认真做好发展规划。根据县委确立的建设特色农业县的基本框架,我抽出时间,分别召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农机、畜牧、扶贫、工赈、蚕司、烟办等所有涉农部门和重点乡镇,就各自涉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抓法进行探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汇总整理,就如何加快特色农业县的详细思路给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并促成了《县委农村工作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有力指导了全县农业的发展。二是加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强项目的争取。主动参与项目的编制,筛选,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到省市争取项目。加强同大专院校的联系,县校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资金缺、压力大、困难多的不利情况下,我主动请缨,协同县水利局重新启动了*河的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对该工程可研方案的评审。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今年农口方面的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退耕还林、美好新村建设等工程大力推进;*河水利梯级开发实质性启动,*电站破土动工;农网改造全面结束,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兴建;*水利改革稳步实施,“水产千吨镇”工程加紧推进。三是切实抓好调研督查。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走不得半点形式。在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仍尽可能多地深入乡镇村社、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就防汛抗旱、粮食种植、农民负担、烤烟、蚕桑、畜牧等重点农事和主要产业进行调研督办,掌握了解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情况。通过大量扎实工作的开展,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剔除“非典”的不利因素,农村仍喜获丰收。“烟、蚕、茶、桂、菌、笋、牧”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其产量产值在去年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农村专业协会快速发展。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比上年净增元。

三、勤于反省,严格要求,廉政建设效果明显

办公室事多面广,由于其地位的重要和特殊,容不得丝毫差错,出不得半点纰漏。每天下来,我总要对全天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反省,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吸取教训。特别是对自己的言行严格检查,看是否违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准则。财政局长出生的我,深感做好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到县委办公室不久,就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对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财经纪律作了重申、健全和规定。坚持重大财务支出集体审核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好用规范,没有发生任何一起财务上的违纪违规行为。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主动向组织如实报告家庭收入情况和配偶子女的工作学习情况。

回顾20*年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基本上做到了尽职尽责。但离*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委办公室的新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个人也还存在学习深度不够,开拓意识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大,领导方法和艺术尚需改进等问题和不足。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按照县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增强“五种能力”,为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作出积极的努力。

蚕桑村集体调研与思考论文范文第10篇:农业副县长在县政府党组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借此机会,我把2005年度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原创: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按照县政府分工,2005年,我协助县长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10月份以前,还分管了旅游工作,10月份后,还分管了计划生育工作。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下,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各乡镇的大力支持,我所分管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重要表现在:

(一)落实四大措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一是落实惠农政策。切实加强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粮食直补、农业减税、农资限价等各项惠农政策,把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的关怀落到了实处,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二是扩大播种面积。通过转包、委托代种等有效方式,复耕了撂荒田土3.2万亩。同时,大搞增间配套,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0多万亩。三是推广高产技术。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面推广了地膜玉米、旱育抛秧、杂糯间栽、大豆套作、秸杆覆盖、沃土免耕五大技术,积极组织小麦条锈病、水稻穗颈稻瘟等病虫害防控,为粮食增产提供了保障。四是强化督查指导。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恢复了常委联系区、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乡的工作制度,在大、小春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期,派出工作组,分乡督查指导,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加快进度和农村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2005年,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比去年增长6.1%,油料作物产量达4.27万吨,比去年增长7.3%,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建设。一是强管理,水果业稳步发展。在三坝、骑龙、河舒等地万余亩锦橙100号果园,推行了以“七比七看”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管理,使果品品质不断提升,原创:顺利通过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在柳滩、碧溪、利溪新建相如梨基地1100亩;在锦屏、两路规模栽植核桃等干果2750亩。全年水果总产达7000万公斤,其中锦橙100号等优质果达2500公斤,果业实现产值1.05亿元。二是育龙头,畜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壮大规模改善品质。引进了成都创景物业公司在我县创建四川邦农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投资2500万元在河舒镇新建了占地101亩、拥有20幢标准化圈舍的生猪良繁养殖场,年出栏dly优质肉猪3万头以上。该场的养殖规模、技术标准、环保设施在全省均属一流。目前,该公司已购进了价值750万元的ly优质种猪2200头,投资245万元收购、租赁了我县面粉公司和饲料厂,与齐祥食品公司形成了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销售、贮藏、保鲜为一体的产业链,已首批与年出栏dly优质肉猪100头以上的100户专重大户签定了认养合同。同时,该公司又在河舒租赁了1000亩土地建设有机果基地,走种养结合路子,发展生态农业。另一方面,严密防疫确保安全。加强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成功阻击了禽流感、牲畜口蹄疫,保障了产业健康发展。今年,全县出栏生猪60.1万头,同比增长5.6%;小家禽930.1万只,同比增长9.4%。畜牧产值达8.49亿元,同比增长24%。三是重规范,制种业得到巩固。引进民营公司参与种业发展,调整制种区域,新增制种基地2个,扩大制种面积3150亩,繁育并推广新品种3个,同时,大力整治种子经营市场,种业效益有所提升。

同时,蚕桑、水产、蔬菜等传统产业都得到了稳定和发展。

(三)落实增收措施,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一是落实政策促增收。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农业税下降3个百分点、“两工”劳平减少5个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全县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达36.1元;二是开发劳务促增收。结合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利用巨龙职中、县就业中心等基地培训民工1000人,多渠道组织农村剩余劳力输出,全年输出劳务17.25万人次,农民人均增收80元。三是发展经济促增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粮食“三百工程”等,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92元,同比增长19.3%。

(四)切实加大投入,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努力突破建设资金“瓶颈”,采取“聚、争、投、卖”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发动群众投工1100多万个,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完成了5座小(二)型水库标准化整治,整治山坪塘126口、石河堰55座、蓄水池130口、渠系340公里,新建了乡镇集中供水站5处、农村小型集中供水站35处,解决了近2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完成了对历年工程造林的补栽补植,共补植树苗7000万株;改造通乡公路6条,新建村道公路365公里,改扩建102公里,建成标美路5条13公里;共改造中低产田土2.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了河舒桂花村、茶亭飞龙村、白玉三星桥村等地的设施配套,建成了几处高标准的农田水利示范片。扶贫新村建设在完成农户“三改”574户、硬化院坝19004平方米、铺设便民石板路22650米的基础上,规划并启动了桂花村、桃花村、中坝村、方广村等小康示范村建设。桂花村已成为锦橙100号特色产业、生猪良繁基地龙头企业和新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小康示范村亮点;中坝村组织农户自筹资金331.5万元,完成了51户农户集中建房,形成了500米长的农民新街,建成了三纵两横共6000米的标美村道路,建起了200亩优质地膜蔬菜和6个蔬菜大棚,形成了新的亮点。我县多方筹资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在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目标考核中,我县水利、林业、农机工作分获全市第一名。

(五)强化管理督查,农村保持安全稳定。一方面,强化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县性的历年工程造林面积核查和政策清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落实了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并以社为单位张榜公示,防止了虚报冒领和截留、抵扣、挤占、挪用退耕农户政策补助的现象发生,切实保护了广大退耕农户的利益。强化了农民负担管理,加大了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力度,杜绝了涉农案件发生。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严格规范农业项目管理和实施,稳妥推进农口下属单位改制工作,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了农口单位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突出抓好了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水库病险整治、江河防汛、农机及旅游景区管理等相关安全工作,成功抗击了“9?3”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袭击,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原创:

同时,所分管的旅游、计生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旅游景区配套建设不断完善,第三届桃花艺术节和司马相如与巴蜀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全年共接待游客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00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二、思想及廉政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工作重点在基层,服务对象是农民,领导作风如何,不仅关系工作成败,更是代表政府形象。一年里,我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改进作风,切实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讲政治,坚持发展富民。农村工作量大面宽,任务繁重。作为一名分管领导,我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切以群众利益为根本,一切围绕发展转,一切为了发展干,竭尽全力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讲团结,坚持顾全大局。作为政府班子一员,我坚决维护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凡是集体决议,坚决贯彻执行,决不阳奉阴违;凡是县委、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都积极参与,认真落实。在抗击“9?3”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过程中,我与县上有关领导一道,不舍昼夜,坚持抗战在防汛第一线并取得重大胜利。在“9?27”特大沉船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中,我负责搜寻打捞工作,一周时间内,我与有关领导和同志一道,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忍饥挨饿,夜以继日,尽心尽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三是讲民主,坚持科学决策。坚持深入调研,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积极采纳部门和乡镇领导的工作建议。坚持常请示、多汇报,无论是在政府集体议事还是分管工作作决策,都三思而后定,做到了果断而不武断,大胆而不大意,快干而不盲干,避免了“瞎指挥”,最大限度减少了决策失误。

四是讲政策,坚持狠抓落实。在工作中,我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十分注意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加重农民负担等侵犯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坚决查处,绝不手软。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推动工作的关键环节,时时讲落实,事事重落实,处处抓落实。凡是上级文件、集体决定,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绝不推三阻四,从不畏首畏尾,推动了工作的快速、高效运转。

五是讲纪律,坚持勤政廉洁。坚持把勤政廉洁作为立身的铁定准则,时时“自省”、“自警”、“自重”、“自励”,处处“慎言”、“慎欲”、“慎微”、“慎独”,严格执行县委“六不准”规定,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同时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管好了部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有效预防和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三、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所分管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出现了新的亮点,积累了新的经验。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对税改后如何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强农业服务等问题创新思维、创新举措还做得不够;三是对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深层次思考、有效探索还不够;四是对农口部门及下属单位和农村基层干部布置工作多,压担子多,关心不够;个别地方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推广经验,扬长避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农村稳定”这个主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做大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牧业比重;调整优化区域结构,提高特色化水平。二是综合治理,改善基础条件。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村道公路建设,进一步掀起热潮;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渠系配套,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小康示范村建设,培育几个新亮点;加强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和农业技术服务,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安全。三是创新机制,加大农业投入。扎实抓好立项引资工作,多渠道吸纳民间资本;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走好“科技兴农”之路。四是多管齐下,增加农民收入。原创:加快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在抓好骨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严格政策纪律,确保农村安全稳定。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巩固税改成果,杜绝涉农恶性案件发生;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搞好补栽补植和政策兑现,切实巩固造林成果;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依法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同时,认真履职尽责,抓好江河防汛、森林防火、农机等安全工作和动、植物检疫、防疫工作,确保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对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的教育,促使他们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益。总之,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举措,齐抓共管,扎实工作,2006年,我所分管的各项工作都力争再上新台阶。

以上发言,请大家批评指正。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