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7篇)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7篇)

投稿杂志推荐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1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任务是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并在音乐实践中学到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那么,如何打造音乐高效课堂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构建高效音乐课堂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

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学生喜欢音乐,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音乐课中却羞于回答问题,不愿意放声歌唱,年龄越大,此类现象就愈发严重。学生心理上所表现出的矛盾,其原因是:他们片面的认为,流行音乐就应该是音乐课的全部。也就是说,我们的音乐课,缺少学生喜欢的流行元素带给他们的欢快和愉悦。如何才能改变学生普遍但又片面认识,把学生带入纯美的音乐境界,我认为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国内外艺术歌曲、民族音乐等多体裁艺术作品的鉴赏,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范围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一个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则是,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让学生自信地走出每一步,让学生乐在其中。

二、把握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内涵

传统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中心,大多数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乐曲,学生感觉枯燥,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充分的挖掘教材内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整合各种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引入通俗音乐,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课堂活力。如我在教学《青春舞曲》歌曲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把玖月奇迹演唱的通俗版《青春舞曲》播放出来,学生们了后,一下拉近了自己与歌曲的距离,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由此可见,设计高效的课堂,深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至关重要。

三、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提升学习兴趣,并鼓励积极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教学过程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评价,增强其自信。例如,在《说唱脸谱》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脸谱和戏装,再结合熟知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如曹操、关公等与脸谱、唱腔进行对接形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从而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了解京剧中唱念做打、生旦净丑与人物角色的关系,既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又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又对京剧艺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由此可见,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去体验音乐的魅力,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巧妙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构建和谐教学空间

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地学到知识,使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性。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学生在音乐素质上有差异,如果教师只给学生进行单一评价,可能会扼杀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更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创新,是否敢于质疑,是否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参与学习的质量。例如,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孩子特别好动,有时会搞的哄堂大笑,很让我头疼,有一次我们欣赏《我相信》这首歌曲,突然他随着唱了几句:“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虽然是故意捣乱的一唱,但他唱的节奏、音准还比较准,我借机表扬了他,后来的音乐课他都非常认真!还总是主动来给我唱他学的新歌。我想这就是赏识的力量。

五、运用现代体教学手段,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将是音乐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思想。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能够极大地丰富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围绕教学的内容和主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形式简洁、丰富直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内容的兴趣性和立体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使学生因为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欣赏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我根据乐曲内容,利用班班通播放了《渔舟唱晚》乐曲视频。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使课堂的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直观。

总之,构建音乐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在提高个人魅力的同时及时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设计出高效而又理想的课堂,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地方。

(作者单位:河南省温县第二实验中学)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2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

摘要:音乐是一种富有节奏和旋律美的艺术,我国现有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使每个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本文初探了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强烈的学习乐趣,将音乐放在离他们心灵最近的地方。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学习;培养;乐趣

乐趣是由兴趣定向发展而来,古人说:"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启其蒙而引其趣"。也就是说:乐趣是靠引导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当学生的兴趣已不再停留在个别事物的表面了,而是要探索和研究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时,这样深入研究兴趣就更浓了,更热烈了,从而产生了乐趣。

一、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每个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都会用自己独有的情感去享受音乐的美,在音乐教学中,启发诱导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非常的重要,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游戏与音乐结合、让音乐贴近生活,使用精彩的导言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途径,变兴趣为动力,做到真正的乐学。

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还可以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启发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传统教学曲目很多,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结合民族特色和运用各种辅助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乐理的教学,学生的求知欲能得到很高的调动。在乐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学校学生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音乐中。比如音乐教材中有《彝族舞曲》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人才的定义非常的广泛,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也是一种才能,还可以结合学校某些毕业生因为乐器演奏才能成功考上大学的事例,引起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进行音乐学习。

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蕴涵在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吸引,陶醉,有利于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对音乐的喜爱从兴趣上升到乐趣的层面,为其终生热爱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将多种学科融入到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和多门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适当把语文、历史、美术、地理等等学科和音乐紧密的联系起来,可以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又能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进一步探究,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在苏教版初中课本中有歌曲《美丽的梦神》,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艺术歌曲的有关知识和感受艺术歌曲的内在美,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听这首歌和一首民间音乐,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进行讨论,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总结出艺术歌曲的体裁特点,然后老师给予概况总结。之后可以请同学进行对歌词朗诵,老师可以指出他在表情、力度和情绪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老师自己用阴阳顿挫、充满激情的进行朗诵,淋漓尽致的把歌词中描写的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强烈的愿望表达出来,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这柔和、优美的声音中。接着有同学自由的发言回答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的旋律特点、歌词表达的情绪、伴奏的作用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来,直接感受到艺术歌曲的歌词、旋律以及伴奏的美感,在课堂四十分钟一直让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展现自我的愿望。课后还可以要学生利用网络对这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让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更加激发他们乐学的心态。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学生都是富有丰富的想象力的,一旦打开想象的闸门,发散思维能力非常的强。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韵律美,更在于能带给人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的对音乐的意境和背景进行联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的同时能体会到反映出来的时代心声。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于一个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不同。优秀的乐曲给人带来的想象会是多姿多彩的,不要怕自己的想象在说出来以后和别人的不同。教师在课堂上教某个乐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要求他们用心的去聆听,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乐曲取名字,只有让让他们敞开心扉,真正的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才能唤起他们无尽的遐想,激发对音韵的感悟和共鸣。

(三)鼓励学生依据音乐来展现自己的才能,大胆进行二次创作

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在音乐课上,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感受音乐的能动性,运用体态律动大胆的表现音乐,展现自己的才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进行表演,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各种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当对应的动作,每个人对于自己听到的音乐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动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也会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在音乐课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在音乐旋律不变的情况下,对歌词进行改编,别有一番风味。只要是合理的二次创作,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学生的二次创作,往往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融入到里面,用自己的真情进行演绎,使得创作后的歌曲个性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在音乐教学中多对学生鼓励表扬

俗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表扬激励对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肯定,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和乐趣能持久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听到了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看到自己的进步,不但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更加会鼓足了学习劲头。即使有时候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现象似乎不值得肯定,老师也不应该全盘的否定,而是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亮点,不要让学生的积极性受损。

在进行音乐教学中,学生唱歌的好坏并不重要,而是要建立学生大胆唱歌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后,学生再通过有层次的歌唱技巧的培训后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要是老师不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的话,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甚至会对音乐课堂产生厌恶的情绪。同时,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即使对音乐的欣赏感受和大家有很大的不同,和音乐本来表达的意境不同,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让她说出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中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封闭自己创意的观念,才不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语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音乐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学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趣,让他们爱上音乐学习,才能真正发挥音乐在中学生的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林兆其.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3]张美.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J].当代音乐. 2015(23).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3篇:初中音乐课的探究与思索

摘 要:真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喜欢学习教材的内容,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与思考,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利用音乐的多元化特点,与各学科综合,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思考

《中小学音乐课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课程做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尤其是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难以跟上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都应该花时间去思索,花心思去探究。

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有引力,更有激情,更有效果。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愿意学音乐并不是单纯对音乐学科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音乐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虽然很多人都认为音乐是一门“小学科”,但这却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所以说我们不能小看初级学校的音乐教育。在组织的“你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对流行音乐感兴趣,对艺术歌曲和器乐曲不太喜欢。为什么流行音乐有这么大的魅力?这主要归结于流行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形式自由,歌词内容贴近生活,符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另外,流行歌手往往是一个时代鲜明特征的集中表现,引领着潮流,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流行歌手的成长奋斗经历和他们优秀的专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积极性。

二、音乐是一门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艺术学科

恰当的鼓励和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不应该对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标准去评判,或单纯以音乐能力的高低评价学生。初中生正处在心理、生理成长的半成熟时期,很多初中生都害怕丢面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学生,无论其表演对错、水平高低,音乐教师都应热烈欢迎,积极鼓励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肯定自我,增强自信,为今后的学习找到自信的支撑点。有次我抽唱视唱的时候,看到有个学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我就主动点了他的名。他很紧张,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有些同学就故意喝倒彩。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鼓励他:“你的节奏很稳!只是声音小了点,老师听得不是很清楚,你应该可以唱得更好的,再来一次好吗?”他鼓足勇气又唱了一次,这次声音大了一点,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有进步!下节课老师还请你唱,好吗?”他开心地答应了。经过一个学期,音乐课上他成了班里举手最勤快的同学。

三、多媒体在音乐课中的恰当运用随着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音乐课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

正确、得体地使用好多媒体,对音乐课教学效果将起到一个很强的优化作用。

它能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知识、更加到位地鉴赏音乐作品。如:初二年级的欣赏曲目―― 管弦乐组曲《青少年管弦乐对指南》。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乐队的次序呈示主题。第二部分是主题的十三段变奏,每段变奏前各配一段解说词,逐一介绍演奏各段变奏的乐器。最后一部分是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曲。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靠听,他们还不能很清晰地分出乐器的种类,而且对于这样长的音乐,他们会反感。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演奏画面,这样他们对曲子的内容的认识就会在边听边看中加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认识了乐器种类,而且清楚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理解了音乐形象,再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内容,就会轻而易举了。

四、许多学者认为,音乐原本就是多元的,各民族都拥有悠久的音乐文化

音乐与文学综合音乐与文学是姊妹艺术,特别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式。在初巾的音乐教材 ,现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作品,例如歌曲《阳关三叠》就是其的经典之作.在演唱过程巾,伴随着古典韵律的诗句,优美古朴的音乐曲调慢慢呈现,将学生带人一个充满情思的、富有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领略到了音乐与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音乐与美术综合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郡是通过教学和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礼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如德彪西的印象派交响诗《大海》中第二部分《海浪的嬉戏》就是与美术紧密结合的音乐作品 音乐课中加入法国绘嘶大师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学生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同时学习歌曲,更直接地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类情感的凝聚,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有着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魅力。它可以使学生体验美、理解美、认识美、创造美。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我们的音乐课堂把这项教育任务完成。

参考文献

[1] 美.内尔.诺丁斯,檀传宝整理,关怀伦理与中小学教育[J].人民教育,2014年2月

[2]王英奎,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M].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

[3]李玉芳,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几点思考[J].音乐天地200905(18-19)

[4]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4篇:让“流行”之花盛开在音乐课的花园里

摘 要: 音乐欣赏课可以通过如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因材施教也要因人施教,将流行音乐“请”进课堂;用流行音乐推动古典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通俗的艺术语言进行音乐教育;精心延伸现有教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音乐欣赏课 教学方法 流行音乐

音乐欣赏课怎么上?这个在一名专职音乐老师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问题却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困扰着我。记得以前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备课,准备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可是往往结果都让我备受打击,学生不是无精打采,就是勉强附和我。于是我在班级里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都要求我让他们欣赏流行歌曲,看动画片;偶尔有学生提出欣赏轻柔舒缓的乐曲;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要求欣赏古典音乐。于是我陷入了茫然中,一想到要上课我就发憷。请教过老教师,也问过其他学校的同仁、学生,结果都不是很让人满意。直到有次我偶然在网络上发现了一节流行音乐课的案例,修改后教学,没想到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下课前就有学生问我:“老师,下节课我们听什么啊?”于是,我陷入了思考:这个音乐课到底怎么上?是因材施教还是因人施教?流行音乐进课堂了,传统音乐怎么办?音乐欣赏课到底要传授给学生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翻滚。

一、因材施教也要因人施教,流行音乐“请”进课堂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传情,检验传情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打动学生。如果学生在音乐课上若无其事、无动于衷,鹦鹉学舌、小僧念经,那这样的音乐教育一定不艺术了。要使学生动情,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对音乐创作背景的了解,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对音乐表现对象的关心。音乐教育中同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太遥远,与学生的生活太隔膜,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太脱节,与时代的色彩太偏离,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要打动学生自然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关心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求我们关注社会,把握时代脉搏,了解音乐时尚。应该说,在学校课程这个层面上,音乐教育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圣经”,必须原原本本地被师生“接受”,不得“越雷池半步”,所谓“以本为本”即是此理,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容许我再把教材捧为圣经了,那我是否可以把教材用做课堂教学的材料和例子呢?在新课改里要求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这使我想到了演奏作品。如果说教材是一章乐谱的话,那么教师则是作品的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不一样。

既然如此,流行音乐就可以进入课堂,也已成为大中学生最受欢迎的音乐品种。调查表明,现在大约有90%的中学生能学唱10首以上正在流行的流行音乐,而大多数学生只会唱音乐课上教的少数艺术歌曲。学生较熟悉的知名的演唱流行音乐的歌星有百余位之多,而经常演唱艺术歌曲的艺术家,学生知道得却很少。为此,有人曾提出,与其让流行音乐成为学生课外热衷演唱的音乐风格,不如堂堂正正地引进课堂。教师可在课堂上对流行音乐进行客观分析,教育学生如何分清流行音乐中的优劣。

二、用流行推动古典,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新课标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心理发育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欠周全,向往与异往。而流行音乐绝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节奏明快,比较符合青少年期间十分肤浅的爱情观和欣赏特点,所以他们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与之相反,课本上节选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就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情趣,与学生认为的时代感脱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课本上的歌曲和欣赏曲目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和筛选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1.用通俗的艺术语言进行音乐教育。

其实青少年对流行音乐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周杰伦、张韶涵,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喜欢就是喜欢,但说不出自己喜欢的原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我积极寻找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验这种已有的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思考和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倡导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讲到蓝调、RAP等知识时,我就以周杰伦的音乐为例,相比较书上所用的例曲,学生更能够从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作品里学习新知识;在讲到节奏时,我考虑到学生平时都喜欢看武打片,我就从中入手,一节课下来,学生很是惊叹地对我说:“老师,我们虽然平时很喜欢看武打片,但是直到上了今天的课才明白了武打片的吸引力之处在于背景音乐的节奏效果,真是让我们长了知识。”此时我再介绍完全由节奏串编起来的踢踏舞,学生更是感受到了节奏的魅力;讲到古典名曲欣赏时,我结合迪士尼动画片《幻想曲2000》,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饶有兴趣,再也不会一听到《悲怆》就跟我说有受不了的感觉。

艺术形式之间是相通的,沟通艺术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内在保证。艺术评论家们说,诗是流动的音乐,绘画是凝固的诗,舞蹈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面对一个题材时,教师通过其他的形式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的风采,他们能不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吗?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精心延伸现有教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因此无论教材编写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是在教学活动时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高中课本上的欣赏曲目《黄河大合唱》,堪称经典。而学生认为其时代久远,不能接受。我在给学生欣赏之前,请学生讲述自己看黄河的经历,创设欣赏情境,再通过观看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结合音乐的听赏,联系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从不同感官上体味音乐的旋律之美、情感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渐渐喜欢,并主动地了解和接受它们。比如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可以让学生欣赏新疆歌手刀郎的现代唱法,同样是一首作品,在现代方式演绎的带动下,传统演绎就能更容易地被学生接受。

教学实践证明,流行音乐是可以有效运用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它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能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一起共同探讨辨别美丑,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自然而然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流行音乐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对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无疑是要使受教育者理解感悟到某一段音乐所蕴涵的基本意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无论采用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都能达到相同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傅春道.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吴永军.新课程核心理念例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徐子华.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5篇:浅议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音乐课程虽然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高考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压力,使得高中音乐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在目标导向上出现偏差,在教学模式上变得简单化。应该说,这种现象在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尤为严重。尽管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广大学生家长对培育学生特长的重视,包括音乐在内各类学科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改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培养音乐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主动感受音乐,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实践证明,课堂质量的提高不在于运用怎样高明的教学方法,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兴趣本身是内在的,不容易掌控,但培养兴趣是外在的,教师可以大有作为。有了兴趣这个基础,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素质。

二、运用现代元素,引入时尚教学

在教学中可用流行音乐作为导入。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用浅显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内涵,大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曲调清新感人,易学易记,易流传,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交融和共鸣。在我看来,它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课堂。高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同学偏爱流行音乐,而不喜欢课堂上的欣赏内容。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曲目。虽然这对于我们传授课堂知识存在一定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帮助欣赏作品。与其让学生不假思索地“来者不拒”,不如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把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把优秀的作品与粗劣的作品进行比较,提高他们的认识,从而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提高审美和判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注重情感培养,开展体验教学

能否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情感培养是关键。故情感体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如今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趋于成熟,正走向独立。他们的情绪、情感日益丰富,充满活力,有重感情的特点。这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教师如果能抓住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体验,就会使音乐欣赏课更具生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呢?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获得

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把音乐、文学、绘画有机结合,抒发和激荡学生内心的情感。如当听到柔和流畅的扬琴,能联想到清澈的小溪;听到婉转悠扬的短笛,能联想起清晨的山谷等。教师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并且延伸至学生今后生命体验的全过程。

2.通过音乐要素来进行情感的体验

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变化使情绪产生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时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如非洲的音乐,节奏快速、复杂多变,象征了非洲部落成员的共同感情和意志。讲解调式时,特别是中国民族调式和大小调式时,可让学生用调式内的几个骨干音创作一段旋律,虽然许多同学不识谱,谈不上真正的创作,但他们很想听听自己“胡乱”的组合会是什么效果。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在无意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创设环境氛围,培养自主能力

要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敢于创新,就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强调标准的单一,以致思维僵化、单板,缺乏创新。而音乐却是一门生动活泼、极富创造力的艺术。音乐的律动性、过程性、稳定性与多义性的统一,感情力量与逻辑力量的熔结等特点,为欣赏者领会、感受、体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驰骋空间。为此,课上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锻炼,发展他们的个性。只要多鼓励、多表扬,注意引导,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课堂氛围,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使音乐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一堂好的欣赏课使用的方法,不可能是一个万能的公式,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因此,要及时总结每一次教学的得失,使之逐渐完善,不要把遗憾留给下一堂课。音乐作品风格多样,色彩各异,音乐欣赏课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独具风格。上出艺术特色,让音乐欣赏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主阵地。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6篇: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究

摘 要:自20世纪以来,我国就开始推行音乐基础教育,到现在已有一定的积淀,在这百年的积淀中,音乐课程进行了多次的改革,才有了现在的成绩。教育专家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最终使得音乐课程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使得我们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阐述了音乐欣赏课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的意义,通过对中学音乐欣赏课的上课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音乐; 欣赏;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47-001

一、音乐欣赏课的意义

音乐可以给人以美感和幸福感,通过美感和幸福感,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乐记》中曾经记载道:“(音)乐者(快)乐也。”所以,音乐艺术有其特异的功能,通过它的美,它的激情、节奏,让人们感觉到欢乐,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作为成长中的学生,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掌握音乐欣赏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音乐教会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感受身边的爱和力量。音乐欣赏课教会学生用音乐的审美态度去创造美的能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处处都存在着美好,不同的美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是外表美,例如人的外貌、自然景观的美,需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听,探索出音乐中作者描述的那个世界,让学生去了解那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

二、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国家标准课程的内容,一线音乐教师要想完善课堂,就要敢于创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老师在上面讲得热火朝天,激情四射,然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思绪飘向远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失去兴趣,音乐活动的参与性低,使得音乐课失去原有的魅力。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总结出中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差甚远

中学生的生源来源于不同的小学,因此,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开学之初,就应当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全面了解学生,方便日后对学生的教育有针对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才会更有自信和积极性。

(二)对音乐知识兴趣不高

音乐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普遍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跳舞,一旦教授一些知识,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而知识作为音乐课的一部分,教师自然很容易使音乐专业化,从而使课堂教条化。

(三)单一、极端的课堂评价方式

任何学科都有一个特定的评价方式,但是音乐课的评价方式却非常的单一,成绩的评定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一般而言,每个学校的音乐教学每学期有两次考试,分别是期中和期末,将音乐基础教育变得应试化、专业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因此,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考试,而是要通过平时的上课情况,可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考核,多种方式综合考核,避免单一的方式。

三、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一)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重要部分,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内容的选择应当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结合老师的特长、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课题的目标等方面做综合考量。首先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曲目,教学的曲目,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艺术歌曲和与时俱进的曲目,提高学生兴趣。其次要选择不同的风格,提高学生素质,最后,教师要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构思教学环节,抓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程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教师对教学内涵和教学艺术的掌握程度的体现,更是整个音乐教学的教学思想、方法和理论,是上好欣赏课的重要保证。将新课程的理念和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独特的方法,新颖的手段进行教学。此外,教学还要重视巧妙独特的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对课程环节的安排,采用深入式的教学。

(三)重视情感方面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一方面,音乐很抽象,另一方面,音乐又是最能表达人类的情感的艺术,从音乐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同时也可以体会到音乐传递的一种情感和思想,从而获得精神方面的力量。因此,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除了设定对音乐的认知目标外,情感目标也要生动可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音乐素材融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情由境生,通过模拟、复制和创造一定的情景,再现音乐的意境,可以使学生对情感的认识更为深刻。所以,教师要懂得根据情感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音乐情景,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景中完成对音乐的感悟。

音乐欣赏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开拓欣赏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促进了音乐课程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学生对音乐知识兴趣不高,教师的素质有待提升,课堂评价方式单一等。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巧妙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再现音乐情景,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情感,逐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音乐教师用书[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2]中小学音乐教育[J]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10.94

[3]中小学音乐教育[J]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1

[4]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7-01

[5]音乐鉴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艺术歌曲与中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论文范文第7篇:浅谈中小学的音乐教学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数理化是用逻辑思维的钥匙打开孩子们心灵上智慧的大门,它是用艺术美的甘露浇开孩子们心灵中美丽的花朵。

中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扩大、补充和提高。

抓好中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适当的调节,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和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总之,借助于音乐的教育、审美、娱乐三个功能,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努力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推动他们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从而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净化,鼓励学生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现在多作准备,将来多做贡献。

所以,我们说中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欣赏三个部分。在整个音乐教学进程中,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这个阶段,唱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歌曲和器乐作品相比,由于它有歌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更能激起儿童学习的兴趣,收到教育的实效。同时,演唱歌曲与演奏乐器不同,它并不需要有特定的物质条件――乐器,而只要用学生固有的声带嗓音来演唱就可以了。因此,唱歌在音乐教育中最容易得到广泛的开展。鉴于这一点,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唱歌教学,并以其为主要教学内容。此外,还应围绕着唱歌教学来进行音乐知识和欣赏的教学。当然,也要尽可能地兼顾到三个部分各自的系统性。

唱歌教学要注意克服为唱而唱的倾向,更不能受社会中不健康思潮的影响,迎合某些学生口味去教那些所谓“时代曲”与“流行歌曲”。而应当根据思想性、艺术性与可接受性来选择歌曲。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理解歌词的意义,有感情地表达出歌曲的情趣与风格,并掌握相应的歌唱技能。安排教材时,也要贯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适应时令、配合形势、主次分明、有机结合等教学原则。

音乐知识教学一般不宜用整节课时间来专授乐理,也不能象踏西瓜皮那样,偶尔指点指点,滑到哪里算哪里。因为这两种教法都不容易收到教学效果。学生一般都很爱好活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制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弱点。教师若能根据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以歌唱为中心来安排乐谱教学,不论是视唱、听音、乐理等方面教学内容的选编,都要善于从歌曲中取材并突出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把歌曲中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音乐素材概括集中起来,让学生先于新歌进行基本训练。这样既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了歌曲的重点和难点,又为学生学习新歌扫除了障碍,打下了基础。那么,学生就不会感到乐谱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乐谱教学与唱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有助于他们将歌学得又快又好,使他们感到自己学习上有所收获的愉快。但是,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教师应当清醒地知道:它还是零打碎敲的、不完整的,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学生对于某一方面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往往是要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不断深入理解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欣赏教学是音乐课中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丰富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措施。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欣赏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小学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中学如无特殊情况,也不要常用整节课时间来欣赏,在教材内容的安排方面,一般宜从童声独唱、齐唱――童声重唱、合唱;从儿童歌曲、青年歌曲――成人歌曲(包括从民族民间歌曲――西洋古典歌曲,从通俗歌曲――艺术歌曲);从声乐曲――器乐曲;从器乐独奏――器乐合奏(包括从儿童的――成人的,从小型的――大型的,从中国的――外国的)。在教学方法上,每次都应有一个侧重点,而不要全面铺开,什么都讲。比如有时可侧重介绍歌手和演唱形式;有时可侧重介绍乐器和乐队编制;有时可介绍人物(音乐家、作品中的主人公);有时可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情节;有时则重点介绍作品的类别、结构、体裁和特点等。在侧重介绍某一方面的内容和知识时,也要注意应用直观教具,如乐器挂图、音乐家的画片等。在分析作品时,一般宜将音乐主题抄在黑板上,先教学生唱几遍,然后再开始听曲子。在进行欣赏教学时,教师若能亲自范唱、范奏,效果尤佳。因为学生觉得这样亲切、直感、有感染力,更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音乐课外活动应当通过多种多样形式,使学生在课内所获得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实践的锻炼机会,以发展他们音乐的兴趣和才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组织工作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和增进他们身心的健康。课外音乐活动一般可组织合唱团、歌剧团、鼓乐队、舞蹈队等学科性兴趣小组。

总之,不论音乐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音乐活动,也不论是唱歌、音乐知识或欣赏教学,教师都应当努力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如能再用说明、讨论、演出或其他方法一步一步地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启发他们有感情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精神风貌。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