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信息科技 > 新闻与传媒 > 新闻与现代汉语的论文范文(1篇)

新闻与现代汉语的论文范文(1篇)

投稿杂志推荐

新闻与现代汉语的论文范文第1篇:《现代汉语词典》“知书达理”释义举疑

摘 要:“知书达理”与“知书识礼”意义有区别。《现代汉语词典》在“知书达理”词条处理及释义上值得商榷。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知书达理知书识礼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知书达理”条的解释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746页:

【知书达理】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礼。

这个解释,实际上是把“知书达理”和“知书识礼”作为同义词来处理的。其实,从古今文献中的用例看,这两个词的意义还是有区别的。另外,把“知书达理”的“理”解释为“礼貌”,也不准确。这里的“理”是“事理、道理”的意思;而“知书识礼”的“礼”,才是“礼貌”的意思。

从文献调查的结果看,和“知书达理”构成同义词的不是“知书识礼”,而是“知书识理”;和“知书识礼”构成同义词的却是“知书达礼”。这样,这四个词就形成了两组:一组是“知书达理”与“知书识理”,另一组是“知书达礼”与“知书识礼”。就此而言,《现代汉语词典》实际上是把这两个词语混搭在了一起。

下面先看一下有关辞书对这四个词语的收录与解释情况。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未把“知书识礼”作为正条出现,也没有收录“知书达礼”和“知书识理”。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研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知书达理】有知识而且通达事理(第1674页),没有收录“知书识理”“知书达礼”“知书识礼”。

《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知书达礼】熟读诗书,懂得礼仪。【知书识礼】见“知书达礼”(第1461页)。没有收录“知书达理”“知书识理”。

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开明出版社,2009):【知书达礼】通晓一般的文化知识,懂得人情事理。形容有教养。多指子弟或女子。……又作【知书识礼】(第1470页)没有未收录“知书达理”“知书识理”。

《辞源》《辞海》均没有收录这四个词。

再看一下这四个词在古今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一般认为,“知书达礼”出现的时代最早。如《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和《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都认为元代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中已见。但这本杂剧收录于明代臧晋叔编的《元曲选》中,因此,不能确定这个词元代已经出现。其他三个词,“知书达理”与“知书识礼”,明代后期文献中已经能看到,“知书识理”略晚,清代初年可见到。

我们利用《汉籍・子部》(共收古代子部文献977种)和“人民网在线搜索系统”(检索范围为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京华时报》《江南时报》《讽刺与幽默》《华东新闻》《华南新闻》《新闻战线》《人民论坛》《人民文摘》等10种报刊),对这四个词进行了检索,结果如下:

各举一例如下:

【知书达理】

(1)又喜得芳淑小姐知书达理,四德兼备,夫妻偕好,鱼水如同。(明代天然痴叟《石点头》第九回)

(2)母亲知书达理,含辛茹苦拉扯兄妹三人。(人民网在线搜索)

按:例句中的“理”,指事理、情理。

【知书识理】

(1)你是个知书识理之人,岂不闻覆水难收之事。你当初既要守节,为甚么不死,却到别人家去守起节来?(清代李渔《连城璧》卷五)

(2)多么精灵聪颖,多么通情达理。“文明猴子!”“知书识理!”我们“口不择言”,不停地夸赞着。(人民网在线搜索)

按:例句中的“理”,指事理。情理。

【知书达礼】

(1)原来许晏、许普,自从蒙哥哥教诲,知书达礼,全以孝弟为重。”(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

(2)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人民网在线搜索)

按:例句中的“礼”,指礼貌、礼仪。

【知书识礼】

(1)后房歌姬舞妓,非知书识礼者不用。(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卷)

(2)(老师)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人民网在线搜索)

按:例句中的“礼”,指礼貌、礼仪。

综上所述,这四个词古今都有一定的使用频率,但比较而言,“知书达理”较“知书识理”为常见,“知书达礼”较“知书识礼”为常见。《现代汉语词典》在“知书达理”词条的处理上不够准确:一是释义不准确,二是收词不全,三是混搭。

因此,从意义和词语出现频率看,这四个词可以处理成两组,列为两个正文词条。如:

【知书达理】有知识,通事理。也说知书识理。

【知书达礼】有知识,懂礼貌。也说知书识礼。

把“理”解释成“事理”,《现代汉语词典》(第4746页)有内证,如“【知情达理】通人情,懂事理。”

(曹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41000)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