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医药卫生科技 > 中医学 > 中医对突尼斯的影响论文范文(3篇)

中医对突尼斯的影响论文范文(3篇)

投稿杂志推荐

中医对突尼斯的影响论文范文第1篇:OUT国际大事记回顾ISIS袭击时间轴

2015年1月7日 巴黎

12人死亡、11人受伤

一伙武装人员闯入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武装人员开枪致12人死亡。

2015年6月26日 突尼斯

至少28人死亡、6人受伤

突尼斯著名海滨旅游城市苏塞的两家酒店遭至少两名武装分子袭击,造成包括英国、法国等多名外国人死伤。

2015年7月11日 意大利驻开罗领馆

至少1人死亡、至少9人受伤

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社区的意大利领事馆遭到炸弹袭击,“伊斯兰国”说预先在停于馆外的汽车上安装了重达450公斤的炸药。

2015年11月12日 黎巴嫩

至少37人死亡、180多人受伤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发生两起自杀式爆炸袭击,这是该国内战结束25年来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袭击事件。

2015年9月24日 也门

至少2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也门首都萨那一所清真寺遭自杀式炸弹袭击。

2015年8月 叙利亚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摧毁位于叙东部古城巴尔米拉的巴尔沙明神庙,大量古罗马文明遗迹毁于一旦。

2015年10月31日 俄罗斯

超200人死亡

一架搭载20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俄罗斯客机在埃及西奈半岛哈桑纳地区坠毁。客机上无人幸存,IS恐怖组织宣称“干掉了一架俄罗斯飞机”。

2015年8月13日 伊拉克

至少60人死亡、200人受伤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德尔市区发生汽车炸弹袭击。

2015年6月26日 科威特

至少25人死亡、超200人受伤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一座什叶派清真寺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当大批什叶派教徒进行周五祈祷时,炸弹爆炸。

1

ISIS恐怖袭击

碎屏指数:

法国首都巴黎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上百人死亡,200余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已公开声明,宣称对该连环恐怖袭击事件负责。自“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全球发生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中,多起都由ISIS“认领”。

一句调侃:美国会情报委员会主席:美国对抗ISIS毫无战略。

2

亚投行朋友圈壮大

鸡冻指数:

2015年3月,英国不顾美国反对,公开宣布加入亚投行,成为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发达国家。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也跟随在后。目前亚投行的“朋友圈”壮大至57个国家。

一句调侃:快来跟土豪做朋友吧。

3

TPP不跟中国玩

碎屏指数:

2015年10月,美日等11个亚太国家完成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简称TPP协议的签订。该协议降低了成员国间商品与服务的关税及其他门槛,制定了新的经贸规则。由于这12国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达40%,被称为“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但TPP似乎有意从门槛上把中国挡在门外。

一句调侃: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4

诺贝尔奖你好

鸡冻指数:

2015年的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该奖项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获得。屠呦呦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发现了青蒿素。一种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独享一半奖金。成为诺贝尔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一句调侃: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5

美联储十年来首加息

碎屏指数:

美联储委员会多位官员预计,美联储将于2015年底启动加息,晚些加息有利于美国经济克服不确定性。受到全球金融资本市场动荡影响,美联储在9月份的货币政策例会上没有做出加息决定。多数美联储官员都预计将会在今后几年内以渐进的节奏加息。

一句调侃:不知道要求人民币开放汇率的时候有没有说晚些呢?

6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

鸡冻指数: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审议“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的申请”。如果通过,则意味着西方主流社会,给人民币开具了一份“硬通货”的证明文件。也意味着是西方主流社会,接受了中国资本向全球扩张的战略,也就是“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战略。

一句调侃:中国大妈可以愉快地海淘了。

中医对突尼斯的影响论文范文第2篇:立春 第2期

“立”有“开始”的意思,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但事实上,大家都能感觉到,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天气还是很冷的。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候,涵养阳气可以说是健康养生的首要任务。

“倒春寒”最易损耗阳气

古人创造了阴阳学说,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根互用,还能相互转化,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阳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像是现代城市中发电站提供的电力,如果电力不足,城市就会瘫痪,对于人体来说同样是这样,离开阳气的扶持和养护,也会枯萎。

《黄帝内经》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就是:阳气是维系我们生命生生不息的一种元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没有了太阳,万物无法生存,没有了阳气,我们的寿命也难以长久。立春时节,一方面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另一方面外界寒气尚未退去,时而侵袭,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倒春寒”,这时最易损耗阳气,因而也是最需涵养阳气的时候。

“春捂”得法最重要

俗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这个时候最容易受寒了。此时人体阳气已经开始升发,皮肤肌理也逐渐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下降,寒邪就会乘虚而入。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等这些疾病最容易在这个季节发生,就是这个原因。但如果能够做到及时防范,“春捂”得法的话,是会减少发病机会的。

“春捂”得法,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暖“两头”,二是要捂下身。“两头”指的就是我们的头和脚。老人,尤其是头发稀疏的,千万不要过早地摘下帽子和围巾。同样,脚上也不要过早地换上单鞋,寒气会自下而上、由表及里地侵入体内。

另外,寒多自下而生。这与现代“人体下部血液循环比上边差,更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的说法是一致的。“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是“天人相应”。像一些年轻的女士过早地换上单薄的紧身裤、短裤、短裙,这样是很不好的。寒风刺骨侵入下身,时间久了就有生病的隐患。曾有报道,突尼斯妇女喜欢一年四季穿裙子,结果患风湿性关节炎的约占妇女总人数的70%。而女性所患的诸多妇科病,大多也与感受寒冷有关。所以,在“风度”与“温度”之间,从健康角度来看,还是选择后者为好。

“早起”要适宜

立春过后,阳气渐盛,白天的时间也渐渐拉长。夜为阴,昼为阳,我们要养阳,建议您要早点儿起,这样可以更多地纳取一天当中的阳气。这里有一个原则叫“与日俱兴”。早点儿起,但也不要三、四点就起来。这时候还属于夜,阴气尚未退去,对养阳没有什么好处。早起时最好看看太阳,什么时候有曙光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起床了。阳气会随着太阳的升起,在体内慢慢升腾。这就是“与日俱兴”的意思。

但有一些中老年朋友,已经养成了三、四点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的习惯,那该怎么办?建议不要急着出门,可以在家里稍微做一点儿家务,比如准备点儿早餐,或者是在家里做一些小的室内活动,有一个预热的感觉,这对您的身体是有益的。

“动则升阳”有选择

等太阳出来后,就要走出去了,一定要运动运动,“动则升阳”。但要注意场所和天气的选择。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生活在郊区、乡镇的朋友还好一些,但如果生活在大城市,不要往车流量大的马路边上去。

中医认为,春天的阳气在树林、河流边尤其旺盛。所以在城市,尽量去公园锻炼,那里更有利于养阳。如果实在不方便,就在自家的小区里锻炼也比去大马路上要强。如果赶上大雾天,等云开雾散后再去运动。

此外,饮食上要尽量多吃一些具有升发性质的东西,像芽菜、春饼都是传统中立春时节的好食物。但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往里边加醋,醋具有收敛性,一边儿要升发,一边又在收敛,养阳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能在立春之际,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合理养生,对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对突尼斯的影响论文范文第3篇:叶门一凤 第4期

冬去春来,转眼间北京京剧院又长了一岁。前身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领导的流派剧团汇合而成的北京市京剧团和以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为领衔主演的北京京剧团,可以说,北京京剧院自1979年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同凡响。她一直以流派纷呈、名家荟萃著称,在带给戏迷无限欢乐的同时,也肩负着京剧艺术薪火相传的重任。

本期采访人物:武旦名家叶红珠、梅派男旦胡文阁、梅派青衣李红艳。他们在各自的艺术人生中书写着自己的光辉岁月,如同一颗颗闪烁的明星,与其他演员一起照亮了北京京剧院的广阔天空。

说起梨园叶家,但凡对京剧略知一二的都知道,从清朝咸丰年间起,150多年中,叶氏一族人丁兴旺,舞台上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乃梨园第一望族。著名京剧教育家叶春善先生创办的富连成,是中国京剧的摇篮,在清末民初培养了大量优秀京剧演员,其中不乏马连良、谭富英等京剧界领军人物。而叶春善的儿子们均继承父业,身怀绝技,早有北京人戏言:“宋家的女儿当国母,叶家的儿子会唱戏。”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叶家女儿中唯一继承衣钵入门梨园、北京京剧院著名武旦叶红珠。

叶红珠在她主演的《挡马》《虹桥赠珠》《盗仙草》《金山寺》《盗库银》等剧目中充分展现了武旦行当的身段柔美、刚脆,动作规范并具有鲜明的节奏,她的武打紧凑有序,干净利落,出手套路繁难华丽而不失大方,紧贴人物和情节,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机缘偶然,被艺培戏校破格录取

叶红珠考入艺培戏校的时候只有8岁,还不够招生年龄标准,实属“特殊招生”,说起来只是一个偶然。那年,叶红珠本是陪姐姐去考戏校的,姐姐往考官面前一站有些拘谨,叶红珠在考场门外边看着姐姐干着急,不想引起了考官的注意,招手叫她进了考场。叶红珠虽说不是来考试的,可出身于梨园世家,母亲也是谭富英的妹妹,时常在家吊嗓子,叶红珠耳濡目染学了不少京剧的基础,6岁开始就在家练功,一进考场倒也不怵,像模像样地唱了一段《打龙袍》。这一唱,诸位考官老师眼前一亮,愣是破格把年仅8岁的叶红珠招收了。叶红珠成了艺培戏校108名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因考试唱的是《打龙袍》,一进校,叶红珠就被分到了老旦组。学了几个月,叶红珠知道老旦是演老太太的,就不乐意了,哭着跟老师说不演老太太,学校便把她从老旦组调到了武旦组。家里为了更好地培养她,让她拜了著名武旦李金鸿为师。

叶家枝繁叶茂,子女众多,叶红珠有17个堂姐妹。但叶家不许女孩子唱戏,因而叶家女儿中唯有叶红珠入了梨园。是机缘巧合,也是冥冥中的注定,早在她6岁的时候,家里请来老师教叶家儿子们练功,只有小叶红珠跟着哥哥们一起练。因而有人说她这一辈是“八龙一凤”,“八龙”指叶钧、叶蓬、叶少兰、叶金授、叶金森、叶铁森、叶庆先、叶庆荣,这“一凤”便是叶红珠。守着富连成这个当年最有名的京剧科班,叶家的孩子从来不缺好老师,除在学校正规上课之外,叶红珠得到很多有名老师的指点,如武旦李金鸿、 “小翠花”于连泉、著名花衫赵桐珊、武生茹富兰等等,更别说她的伯父叶盛章和叶盛兰了。叶红珠跟着三伯父叶盛章学了《秋江》和《小放牛》等戏,跟四伯父叶盛兰学了《花木兰》,学《挡马》的时候,叶盛兰提出让她穿厚底靴。《挡马》难度大,穿厚底靴又多了一门功,无疑加大了难度。叶盛兰跟她说:“《花木兰》你既然能穿厚底,《挡马》也能穿。”在叶盛兰的指导下,叶红珠穿厚底靴的《挡马》成为当时的一出佳作,从那以后,《挡马》再不见薄底靴。

家学渊源,加上叶红珠的天赋聪慧,使得这位年龄最小的学员很快脱颖而出,不到9岁便登台演出《杨排风》。当时对外出版的《中国儿童》杂志以“记一个小演员的生活”为题,用一整组图片报道了叶红珠。当时时兴的硬皮带插页的笔记本,叶红珠的剧照也被作为笔记本插页,可以说小小年纪就小有名气了。虽然年纪小,又出身世家,叶红珠一点也不娇气,练着武旦的功,需要加倍的刻苦。叶红珠至今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她在两张叠着的桌子上拿大顶,倒换左右手,然后翻下来。两张桌子的高度,比当时的叶红珠高出很多,她吓得蹲在上面站不起来。老师说:“你今天不下来,我们今天就在这儿陪着你。”就这么着,叶红珠咬着牙冒着冷汗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

潜心创作,14岁始设计动作

1959年,艺培戏校大拨毕业生都毕业了,可叶红珠只有14岁,便又留校一年。在这一年中,叶红珠抓紧机会完成了很多上课时没有做到的,比如跟老师一起设计《盗仙草》的长穗剑的武打动作。到现在,北京京剧院演出《盗仙草》,用的还是这套她14岁时创作的路子。另外,她还跟同学岳惠玲一起去中南海给中央首长演出。那次演出的《廉锦枫》,叶红珠饰演蚌型,看完后风趣地说:“不要杀死那个蚌,那个小姑娘太可爱了!”从那以后《廉锦枫》一剧都不再把蚌型杀死了。

1960年,叶红珠被分配到了北京实验京剧团。报到那天,她还戴着红领巾,团长说:“你自己摘了吧,你都拿工资了。”就这样,15岁的叶红珠进了剧团。刚到剧团不久,就要排一部大戏《凌雪新枝》,即《雏凤凌空》的前身。当时定叶红珠为女一号,饰演杨排风。后来觉得叶红珠毕竟年龄太小,就改由李玉芙主演,让叶红珠演一个配角“小喜鹊”。当时市里的领导亲自找叶红珠谈话,希望她不要有情绪。叶红珠哪儿有什么情绪?非但没有失落,还欢欢喜喜地帮忙设计动作,也是年纪小的缘故,特别单纯。

别看叶红珠年纪小,台风可一点都不嫩。作家万伯翱说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的确,叶红珠在台上有一种特殊的成熟,那么小就懂得照顾观众,每一个亮相都交代得干净利落,每一个步法身段都非常考究。北京京剧院的一些青年演员都敬佩地说,叶红珠的路子是“叶派”,很有自己的风格。

出国演出,拿命拼出掌声喝彩

“”10年,虽然在舞台上比较失落,叶红珠并没有放弃练功。“”一倒,叶红珠马上恢复传统戏的功夫。1978年,文化部部长黄镇观看了叶红珠主演的《挡马》,当即拍板决定让她参加中国艺术团赴美演出。那时中美还没有建交,这是“”后第一个大型艺术团,从全国各地抽选了150人,肩负着文化外交的使命。当时艺术团已经集合了,组织又找来张春华老师给叶红珠张少华做了深加工。到了美国,中国艺术团亮相大都会歌剧院,第一个节目便是叶红珠的《挡马》。那次演出历时两个多月,在中美两国影响颇大,叶红珠等演员受到了卡特总统的接见,《中国戏剧》杂志刊登了卡特总统与叶红珠她们握手的照片。

从那以后,叶红珠开始了频繁的出国演出,出访过土耳其、希腊、突尼斯、日本、巴西、新加坡、德国等。1982年,叶红珠准备去日本演出《虹桥赠珠》,排练的时候把脚扭伤了,结果缠着绷带就出国了。每天把绷带缠紧,咬着牙上台,40多场演出愣是让她这样坚持下来了。回国后,有一只脚得了创伤性脉管炎,脚趾已经发黑,友谊医院的鉴定是需要截肢。截肢,对于一名京剧演员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叶红珠吓坏了,哭着去找卫生部长崔月犁。崔部长给叶红珠推荐了一名中医大夫,连吃了120副汤药才痊愈。

脚刚治好,又接到了去巴西演出的任务,可颈椎又坏了,4节颈椎骨刺大面积压迫神经。叶红珠打着杜冷丁上的飞机,从中国到巴西,一飞30多个小时,一下飞机连时差都没倒就登台演出。又是两个多月的咬牙坚持,回国的时候,在飞机里演出团的同事睡在地上,把座位腾出来让叶红珠躺着。从巴西回来后,叶红珠睡了一个星期没醒,把家人都吓坏了。当时很多人都羡慕出国的,办点洋货,但是对叶红珠来说,每一次出国几乎都是在拼命。然而这一切付出是有回报的,叶红珠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在日本,场场演出都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人追着演出团从一个城市到下一个城市,连看数场。

告别舞台,幕后家庭两相悦

在国内,叶红珠早已是著名京剧演员。1984年,北京市第一次中青年汇演,获得优秀奖的节目凑了一台戏,代表北京市给中央首长送戏,大轴就是叶红珠的《虹桥赠珠》。早在1991年,叶红珠就开始收徒了,在她40多岁到55岁退休之间,她不但活跃在舞台上,同时北京京剧院很多青年武旦演员只要前来求学的她都认真地教,还应中国戏曲学院邀请为研究生班及本科学生教学。到现在,北京京剧院的武旦戏,绝大部分都是叶红珠的戏路。

常年高强度的舞台演出,叶红珠积劳成疾,2003年,一场手术中的突发事故将叶红珠推向深渊:颈动脉血管手术时,溢出的血液冲上大脑形成大块病灶,导致偏瘫。舞台上英姿勇武气度非凡的“杨八姐”,突然失去了行动、思维、语言的敏捷,叶红珠崩溃了。学生们来看她,鲜花一律放在门口――她不见,她不愿意以这样的状态见任何人。在康复专家的科学指导下,叶红珠终于恢复了行动的能力,堪称奇迹。叶红珠说,可能是自己从小练功的关系,肌肉力量比较好。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丈夫石宏图的悉心照顾,帮助她一点点康复,恢复信心。叶红珠动情地说:“亏了他,要是没有他,我真的要崩溃了。”从那以后,语言表达不流利的叶红珠没有再正式收徒,但是还在力所能及地教戏。“武旦这个行当主要是肢体表现,我已经表现不了了,就不收学生了。一旦正式收徒就是责任了,我不能耽误人家。所以现在很多学生来了,我能表达就表达,心理压力没那么大。”

石宏图是著名戏曲导演,早在艺培戏校的时候跟叶红珠是同学。说起丈夫,叶红珠展露出一丝女人的幸福,“我8岁就认识他了,今年在一块正好60年了,相敬如宾。”两人退休后,经常受邀到各地排戏,石宏图做导演,叶红珠当副导演,帮他把关提意见。两人琴瑟相和,打造了一部部作品。

眼前的叶红珠端庄娴静,语速缓慢,更添一分大家闺秀的沉稳优雅,完全看不出曾受病魔折磨的影子。虽然经常受到各种邀约,包括电视台的出镜邀请,叶红珠全都拒绝了,“我现在语言表达不太好,再者我不想张扬,都这个岁数了,曾经风光什么的,过去的事都别提了。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平平安安度晚年就好。”怀抱襁褓中的外孙女,女儿女婿萦绕左右,丈夫无微不至的体贴……叶红珠的笑容柔美恬静,那是家庭幸福美满的润泽。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