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投稿杂志推荐

  赵彦丽

  (巨野县麒麟镇中心幼儿园,山东 菏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孩子与年迈的老人相依生活,日子一天天流逝,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当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的内心需求。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教育方法

  我是一位工作几年的幼儿园老师。现时,我们班有个孩子,小名叫妞妞。妞妞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务工,只在春节期间回家一趟。平时妞妞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爷爷奶奶年龄大,在教育中经常力不从心。爷爷奶奶与孩子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大出人,文化水平低,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法为孩子解决。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下,孩子变得比较敏感内向,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长期的留守生活让妞妞变得非常孤单、冷漠、不自信,还有强烈的自尊。

  缺乏归属感,是留守儿童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由亲子沟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平时的亲子互动中幼儿能够得到归属感。归属感可以使幼儿获得存在感,也能从中得到自信,获得更多的情感需要。妞妞较长时间远离爸爸妈妈生活,归属感的缺失和需求使她与众多孩子大有不同。

  平时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溺爱,遇到事情,即便孩子做错了,也不舍得去管教,造成了孩子对事情认知度的缺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发现问题时,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对于老师的管教和批评易产生逆反心理,严重时会产生动手解决的倾向。

  认知偏差使妞妞认为家里穷,爸爸妈妈没有本事,才出去打工出苦力。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消极想法,即使父母回家看望她,她也会疏远他们,导致情感的隔膜,以致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

  对于妞妞的心理问题,我选择有针对性地疏导与教育。首先,与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本源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与爱护,他们更多的是在不安中不得不独立。所以,我首先提议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还得先从父母做起。作为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增加孩子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被每个人需要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爸爸妈妈平时没有在身边,但是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世界,父母永远不会是缺席的人。

  其次,生活上、学习上,作为父应要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平时的节日,父母可以送一些小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爱护,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让孩子不再孤单,拥有自信,愿意与同伴交往和交流。

  第三,在学校,我会更多地关注妞妞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虽然家长不能在身边陪伴,但是我可以不断变换角色,让妞妞感受到我对她的多层爱护,以弥补她爱的缺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与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善于与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安抚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初心,用爱育人,不要吝啬每一句话、每一个微笑,激发幼儿潜在的能量。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形成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他们充分发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赞赏。作为老师要寻找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加以肯定,从而让幼儿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发挥特长,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无形中增强自信心。

  在教育的道路中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去发现,去解决,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找自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体验与同伴交往带来的积极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虽然在这条道路上中会碰到很多的挫折,也有可能面对这些挫折时我会变得无助,会变得不知所措,情绪的波动会让我表现出倦怠。但是我相信,在我的教师路上,这些挫折和消极的情绪都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充满正能量,为了这些孩子们,也为了我儿时的梦想,当看到他们脸上的那份天真,仿佛一双清澈的眼睛就能看到所有的一切,这时再多的委屈也显得无足轻重。我相信,我会更加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