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23文库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投稿杂志推荐

  盛 云 王海红

  (甘肃省嘉峪关市南湖小学,甘肃 嘉峪关)

  摘 要:现代小数学教学有了多元培育目标,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成为现实所需。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搭建传统文化和数学学科间的桥梁,使其显现多元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塑造正确的数学观。以此为基础,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小学;数学课堂;学生

  数学是以计算性和逻辑性为主的学科,传统教学更注重计算和数理的指导,很少融入思想文化内容,导致学生对数学的认知面狭窄,无法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而在新课标深入实施的当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培养目标之一,学科需要拓宽教学维度,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深挖其中的文化思想价值,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学科素养。

  一、挖掘数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生动展示

  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大困难,这需要重塑学生的数学观,让整体的课堂氛围更加灵活、开放。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借助网络、参考书籍等搜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课堂,通过视频、故事的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将隐藏的内容设计为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1]。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角,塑造深刻的数学文化意识,在情景导人环节,可利用视频播放中国传统建筑物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观察每张图片中古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工具让其仔细观察,深刻感知角的特点,使其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优化个人的数学思想。

  二、设计趣味化的数学探究活动,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创造足够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塑造深刻的逻辑思维体系以及数学文化意识,懂得以数学思维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那么以此为指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探究传统数学文化的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个人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深化数学思维,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数学知识的趣味,真正理解和应用转化思想,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师需要明确不同阶段课本中所存在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将其作为参照来设计合理的探究活动,防止独立探究活动太过复杂,打击学生的自信心[2]以“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美,在课堂中组织欣赏观察活动,为学生展示风筝、剪纸、蓝印花布等传统文化,其绚丽的色彩和精妙的图案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经过观察、思考,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轴对称等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加强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三、结合学情精选传统文化思想,强化学生的学习效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对数学的理解和观念存在较大差异,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显著学习成果,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情,参照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能力来选择融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层次化递进,让学生从认识数学文化的魅力向思考、应用转变。要注意的是,在精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模块化推进,以提高渗透效率,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新事物的特征,引人“农历的奥秘”这个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而以模块为指导,让学生逐步探索。如第一模块作为介绍本节课数学主题的“文化之源”,用情景画面和灵动的话吸引学生;第二模块则以图文方式和问答形式讨论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含义;第三模块则指导学生探索实践,应用本节课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数学知识来解答思考题和练习题,加强知识整合与学习能力;最后,可以结合学生已有表现进行补充,开阔数学视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挖掘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具体呈现,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观。进而组织多样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理解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技能,与实际生活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转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海霞.微课背景下茶文化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融合[J].福建茶叶,2020,42(10):218-219.

  [2]龚勇.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28);170-171.

服务与支付